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学医路漫漫 > 第九十六章关于经济学的思考3--读《以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笔记
的:管理和监督成本,调查市场、税收、公关、广告等等的费用。由于交易是有成本的,所以分工不会无穷细分,它停止在分工的边际收益等于交易边际成本的那个分工程度上,因此只要分工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时,分工就会进一步细化。

总收益-总成本的问题的解决方案:1马歇尔通过有效的假设简化了问题,从而建立了一般均衡的思想。2,杨小凯运用库恩-塔克定理,排除了一些非优化的可能解,从而将最优解的范围大大缩小,这样的分析称作超边际分析(如同广/深度搜索的剪枝?)

11真实的世界是信息不对称的世界,之前的市场假设都是基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形成的(如同零摩擦的假设,但获取信息也是有成本的),而真实情况是有延迟的,从而衍生出更加复杂的情况如欺诈。因为信息不对称,购买者缺乏对二手商品真正质量的评价,他们只能不断的压低价格,最后那些高质量的二手产品不得不退出市场,剩下的次品越来越多,最终甚至就连市场也不存在了。这种正反馈的机制就是一种囚徒困境。因此品牌的力量就在于不断释放优质的信号来维持信息的不对称带来的恐惧。

如果把婚姻理解为一次交易,各种信息的匹配是重中之重,但这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最后会造成婚姻不稳定。

12博弈论,纳什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的存在性,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博弈各方的利润正好是零。竞争的结果是稳定的,即是一个“纳什均衡”。

让每个竞买者把愿意出的最高价格写在纸上,装入信封密封,当公布各竞买者的报价时,出价最高的人得到拍品,但只需支付次高价格。看起来这只是一个微小的改变,但它被证明是理论最优的拍卖机制,因为他会鼓励每个竟拍人都报出自己的真实出价,说实话的结果比说谎的结果对自己更有利。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利益追求最终会增加集体的社会福利,然而按照囚徒困境的结果则恰恰相反,当事人只会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但利己的目的带来的结果常常是损人不利己。这是因为,竞争的利益是多层次的,所谓的囚徒困境还需要以囚徒为一个整体与整体社会的利益博弈,而社会能够通过纳什均衡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制度的设计至关重要。

13具体的干预其实就是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好的激励能够使得我们获得想要的结果。而产权的确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当人们能够将劳动成果转化为私人财产时,人们就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更加精明地工作,私有产权鼓励更明智的管理。史密斯认为产权和交易制度能够消除分配的不合理性。

克拉克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某一主体所报告的偏好改变了全体的最终选择,则它必须缴纳一笔金钱,其数额相当于它给其他主体带来的损失。在这样的机制下,你可以说谎,不过那对你没好处,还不如说真话对自己更有利。克拉克机制的思想缘于:当一个人的行为对别人造成损害时,就应该给被伤害的人一定得补偿。

14外部性表示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对那些影响公共环境的污染活动要进行适当的“处罚”,这种税为“庇古税”;如果对坏的外部性进行征税惩罚,理论上也应该为好的外部性进行补偿,但对外部性的度量的成本就高于其可能带来的收益。最后的思路是从社会总体成本与福利的角度避免较严重的损失。而科斯的方法是将特定权利如污染权授予加害者和受害者的某一方,使得其能够通过协商获得最后的收益-成本均衡。科斯指出,如果产权明晰,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无论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都可以实现社会成本的最小化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为甲和乙可以通过自愿协商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交易双方就可以通过自愿协商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并且交易成本为零。

科斯定理: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若果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这是一种伟大的思考方式,颠覆人们之前应该对造成损害的一方进行处罚的朴素想法(这体现于现实的各个方面,如医学的对症治疗,生物科研的促进/抑制某基因蛋白的表达处理),事实上,每一方都可以采取措施。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当然,需要考虑交易成本。

科斯定理对“庇古税”的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习惯的否定,对产权的阐述改变了人们观察问题的视角。科斯定理告诉人们产权明晰的重要意义以及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15制度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精华,是我们人类已经付出或者正在付出代价后获得的具有良好指导意义的规范。这是之前所有经济学概念的升华,是市场的保障。而制度其实可以视为一种生命体,也遵循达尔文主义的自然选择,能够不断发展进化,能够影响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关于经济学的思考3--读《以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笔记--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