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学医路漫漫 > 第九十六章关于经济学的思考3--读《以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笔记
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熊彼特建立的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可以理解为不同生产要素的线性组合的权重的变化,而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而领导者就是风险的承担者。真正的创业者考虑创新,把握时代有限的发展机遇,做到动态发展。

总的来说,其实可以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应用于经济学领域:所谓的创新对应于生物的变异即基因突变,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对应于群体水平内部的交配,最后的个体是多样化的。然后在多层次的竞争博弈:与环境,种群内部,种群之间的竞争会有适应度的筛选,适者生存,然后一代代繁衍下去。

7但凡有自由,必然有压迫;反之亦然。因为现实是动态平衡,不同的成分都能够存在而且必须存在,直到达成均衡即边际收益为0,如崇尚自由贸易的今天同样有限制贸易自由的国际条约。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的比较优势的存在,从而导致最后的相对效用的存在,使得交换能够给双方都带来绝对效用的提高。当然,资源的消耗是绝对的。

勒纳定理:禁止进口=禁止出口。这是经济学概念的利益的自然流动的结果。在这方面,利益遵循守恒原理,如果整体的生产力水平不变,那么整体的利益就是有限的,此时任何团体的获利必然会给其他团体带来损失,有个著名的笑话“一万个新工作岗位占据了报纸的头条,而成千上万个工作的流失却不为人知。”就是一个例证。但利益集团的出现能够攫取巨大的利益,但这是其他小个体的利益损失的结果即利益转移。网络的幂律分布,边际成本低,能够将长尾收集起来。如汽车使社会繁荣,生活惬意,但代价是每年要葬送一千个人的生命,这是统计的结果,对于细分到每一个个体其实只是特定的概率的微小变化,直至可以忽略。

一切不能走极端,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是可以动态转换的。因此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地区享有采取不同的策略才能使得整体的效益最大。这和我们共同决策时考虑收益-成本是一致的。

8自由竞争或者垄断的绝对状态是理论上的均衡状态,但现实是基于这些极端情况的折中,而是多种情况并存的复杂状态。市场除了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外,还有很多中间阶段,至少包含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两种。毕竟个体总有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趋势,这是一种囚徒困境。但也是竞争的存在使得效率不断提高。这就对应于创新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都具有更强的活力。资本本质上是对创新的添油加醋,而创新能够带动社会的跃迁。

9在面对市场这种复杂变化的有机体,任何措施的采取都不一定能够达到设定的目标,根据特异性变化来抑制如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可能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顶多是延长问题的发展,而且更多时候可能起到反作用,如政府决定向奢侈品征税,结果穷人们的生活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更差了。

政府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强大力量,但过度的政府干预将破坏经济的进步。只有维持在合理的水平才能带来最大的好处和最小的坏处。毕竟对复杂系统敢于可能产生的各种效应以及次级效应是远远超乎人们想象的。正如哈耶克所说:通往地狱之路,通常是由善意铺成的,如最低工资制会导致劳动供给的增加,需求减少进而造成失业。这种旨在减少贫困而制定的保障制度不仅不能对减少贫困起作用,反而扭曲了资源配置;税收会扭曲价格的信号功能,打乱市场上已有的均衡状态,从而带来一连串的次级效应。

因此,恰到好处的干预需要考虑足够多的因素。

10经济学思维,就是基于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来做决定以及理解世界。如美国废除奴隶制的主要原因是保护这种制度所花费的成本已超过其净收益。——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姆?巴泽尔

理论上市场经济体系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因为价格机制能够完美的调节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但这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是理性的假设的,当我们不再把其视为理所当然的假设,那么一整套经济学理论体系都要动摇。如同量子力学对传统物理学的颠覆和创新。罗纳德?科斯就是深入挖掘企业内部的生产,打开企业的生产这个黑箱。对工作进行评价和量化的成本决定计时工资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度的采用。而交易成本就决定企业的各种行为,交易成本就是达成一项交易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它几乎涵盖了经济生活的所有环节,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而之前的企业的生产是基于零交易成本假设的,就如同物理的无摩擦假设,是极其理想的情况,而考虑正交易成本后能够更具贴近现实的情况。根据科斯的学说,企业存在的根源在于节约交易费用。这是市场价格机制的代价之一;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内行政管理费用与市场费用相比较而决定的,其边际为0时企业停止扩张。

交易成本是多层次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关于经济学的思考3--读《以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笔记--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