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重生耽美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分卷阅读238

地感到痛心。唯一令他感到庆幸的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强调总算是有些效果,飞行员中像阎海文这样冲动的不算太多,现在他至少还有可能通过交换战俘救回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飞行员(具体多少飞行员跳伞、其中多少被敌舰救起,目前尚不得而知。),否则这次的损失就更大了但即便如此,已经伤筋动骨的华北航空总队很明显已经不宜再马上派出去执行轰炸任务,何况现在航空鱼雷已经用光,能够挂载2吨超重炸弹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又只剩12架完好的可以使用,考虑到水平轰炸那可怜的命中率,能中一到两发就算运气好了,而区区一两发航弹,哪怕重达2吨,也不足以炸沉长门级战列舰身为世界第一的弹药专家,胡卫东不由想起了老本行,“航弹的话,除非使用侵彻战斗部(俗称钻地弹),依靠高空坠落的冲击力钻进甲板爆炸,才可能有效地对付这类巨型战列舰,聚能破甲弹虽然穿甲能力很强,但金属射流的能量衰减太快,对军舰这种体积超大的目标没有多大效果”

第二百七十六章 试 射

m脱壳穿甲弹、特别是贫铀穿甲弹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就算兵工厂的干部职工再怎么废寝忘食,想要生产出足够的成品并运到青岛,需要的时间也绝不仅仅是十天半个月。因此,在得知敌人即便连续损失了四艘战列舰后依然没有退兵,很明显是打算仗着两艘长门级战列舰船坚炮利硬推青岛后,胡卫东也不禁有些头大起来,第三舰队首次军官会议上却有一位刚刚履职没几天的驱逐舰舰长提出了一个建议胡卫东认真地看着这位名叫李书衡的舰长沉声道,“你是说,用驱逐舰发射鱼雷?可是你们才刚上舰不久,就已经能够熟练操作了吗?”

“虽然鬼子的军舰先进不少,但基本操作还是差不多的,倒是您让装上军舰的那些新装备更加麻烦一些,不过这也不是问题。”,李书衡答道。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胡卫东考虑到时间紧迫,一方面对各舰官兵进行突击培训,以便他们尽快掌握雷达(暂时还没有专用的舰载雷达,因此只能先用车载雷达凑活一下。)、弹道计算机等新装备的操作,另一方面则直接让陆军当中的相应技术兵种上舰应急,他们适应舰上环境的速度怎么也比海军官兵熟悉这些新装备更快,只要不落水。最多就是有些晕船而已,反正吐啊吐啊就习惯了而李书衡提出的一个建议更是让胡卫东怦然心动,“鱼雷的射程有限,驱逐舰又比鱼雷艇的目标大得多,而且鬼子的大炮素来很准,如果白天出击,只怕我们还没进入鱼雷射程。就会被敌人干掉。卑职并不怕死,但是看到那个雷达,却有了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你是说利用雷达来瞄准?乘夜逼近敌舰发射鱼雷?好主意!”,胡卫东听后顿时眼前一亮。他很清楚,依靠着特斯拉等科学家、乃至一些学生和工人的群策群力。如今边区生产的雷达性能已经达到了历史上1943年的世界先进水平,连引导高射炮打飞机都可以,何况只是给鱼雷发射管指个方向去打目标大得多的军舰?

胡卫东刚要同意李书衡的提议,却突然想起一事,问道,“你们应该还没使用过舰上的鱼雷吧?”

“很多弟兄都才刚刚上舰,确实没来得及试射,不过弟兄们都曾在鱼雷艇上干过,这种事没什么难度。”,李书衡自信道。

“难怪你没注意到鱼雷管旁边一直有人看着。小鬼子的这种鱼雷可不简单”,胡卫东不禁暗道一声好险,如果各艘驱逐舰将这些极度危险的氧气鱼雷当作普通鱼雷来用,且不说命中率难以保证,万一来几次安全事故。他可就后悔不迭了“小鬼子果然邪性,怎么弄出这样的东西来?”,李书衡和会议室内那些第一次听说氧气鱼雷的海军军官们听后无不倒抽一口凉气,但李书衡很快就毫不畏惧地笑道,“不过只要威力大就行了,咱们是以小博大。不冒点险怎么行?”

其他七位舰长也都纷纷请战,胡卫东在欣慰之余,却立即没有同意他们的要求,“没有用过的武器直接投入战场是对官兵们的生命不负责任,所以你们在出战之前必须先试用一下这种鱼雷,至于时间,我们布下的水雷虽然数量有限,但这点时间还是能够争取到的,即便鬼子排雷很快,我也自有办法”

为了尽量减小可能的损失,各舰试射氧气鱼雷的时候胡卫东不但事先让人将每艘驱逐舰上备用的鱼雷全都取下,就连鱼雷管中的鱼雷也大都被取了出来,每艘驱逐舰只留一发试射,发射掉之后再装填其他的鱼雷管,然后依次试射,而各舰燃油的储备量也被减小到最低限度。这样的话,即使不幸鱼雷爆炸,也不致于引起殉爆或者大火,再加上又不是在水下爆炸,哪怕是排水量只有2000多吨的驱逐舰,应该也不致于一下子就被炸沉,反正修船厂距此不远,只要能够坚持十分钟不沉,就一定来得及拖进去修理。此外,各艘驱逐舰上与操舵、发动机、雷达、鱼雷管无关的人员也都被要求离舰,以尽可能地减小意外发生时的伤亡虽然没那么多靶船的海军只能选择礁石作为鱼雷攻击的目标,但除了为数不多的新兵(主要是维修等技术人员),各舰官兵基本都能估测出这种鱼雷匪夷所思的威力,不顾年老赶到青岛的民国海军元老萨镇冰更是感叹道,“鬼子这鱼雷是厉害啊,当年偷袭定远要是用这玩意,咱们恐怕就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3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