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重生耽美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分卷阅读222

扫除,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训练海军官兵的时间……”

胡卫东又何尝不知道水雷的作用,闻言不禁遗憾道。“不是太多,也就几十个,可能是鬼子战争中用不到的缘故,这些大概也只是他们用来训练布雷扫雷的……”

“这样的话,只能封锁一小部分航线了……等等,有个地方或许还能搞到水雷!”,沈鸿烈沉吟片刻,想到了一个途径。原来,距离青岛不算太远的威海卫驻有一支英国舰队(历史上日军占领威海卫后过了大半年才将英国人赶走,这个时空鬼子侵华远不像历史上那么顺利。自然更加不敢这么快就跟英国人翻脸。),沈鸿烈的建议是花钱向他们购买一些水雷使用,虽然威海现在被日军占领,威海卫军港里还有鬼子的军舰,但胡卫东既然能够轻松拿下鬼子防御更强的青岛,那么威海也未必就拿不下……

“买水雷不现实,而且容易走漏风声,不过听你的话,威海卫的鬼子应该也有一些水雷,如果能够缴获到手。应该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看来又得动用日纵了,只是有英国人夹在里面,似乎有点麻烦……”,民族自尊心极强的胡卫东虽然很想直接将那些盘踞在中国土地上的英**队撵走,但是想起当初斯诺的劝谏。终究还是暂时忍下了这口气……

由于日纵在攻占青岛期间的卓越表现,胡卫东不但对其进行了通报嘉奖。而且决定将日纵的编制由目前的不足万人扩大到15000人,基于胡卫东一直以来的恶趣味,扩编后的日纵还是按照原先鬼子的编制来分配兵力,相当于一个旅团扩编成了一个师团。尽管只是三单位制的治安师团编制,却依然令日纵全体官兵振奋不已,尤其是在青岛战役中居功至伟而被胡卫东出人意料地提拔为师团长的白石智久更是感动万分。其实他一开始投降纯粹只是为了保命,但渐渐地他却发现反戈一击也并没有什么不好,日纵与赤色党的其他部队一样,职位升降一看表现、二看能力,却完全不论出身,白石智久进入日纵还不满一年,却已经升任了位高权重的师团长一职,若他还在鬼子那边,只怕熬到退役都未必有这个机会。白石智久也由此彻底摈弃了心中的最后那点杂念,他现在非常清楚,像自己这样一无出身、二无后台的日本军人,也只有在不论出身的日纵里、在唯才是举的胡军长手下,才能得到实现个人抱负的机会……

看到白石智久有些高兴得忘乎所以,胡卫东当即提醒道,“白石同志,你这个师团长只是代理的,能不能变成正式的,就看你下面这个任务能不能完成好了……”

“请首长放心,不就是挑拨鬼子将英国人赶走,再将那些鬼子干掉拿下威海卫吗?当初没经验我们都拿下了青岛,何况是有了经验的现在?”,白石智久嘴上充满自信,但紧锁的眉头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注1:胡卫东进军山东后,以方便指挥为由,提出将山东省划进第一战区,得到了老蒋的同意,一方面借助十五军的力量牵制日军的攻势,另一方面则让十五军顶到第一线多消耗一些实力。不管如何,这样一来,身为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的胡卫东就至少在名义上有了指挥沈鸿烈的权力,哪怕此人的军衔其实并不比胡卫东低(胡卫东此时还是陆军中将,而沈鸿烈现在的确切军衔查不到,但以其较老的资格和**第三舰队总司令的职务,应该至少是海军中将军衔,甚至可能是海军上将。)……

注2:在军委会报备的日纵司令员暂时还是松本真吾,但军事指挥权已经转交给了更具军事才能的白石智久,不久之后中西功离开军队出任日共中央总记,松本真吾接任日纵政委,白石智久正式成为日纵的司令员,但自始至终“党指挥权”的原则并没有变。

s

第二百五十七章 这是考验

白石智久心里很清楚,拿下青岛就已经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这次的任务难度只会更大,英国人被逼走固然好,要是他们死都不走呢?难道真要挑唆日军打英国人的军舰?这难度可不是一般地大,而且即便成功,将来此事真相大白后英国人也肯定会找赤色党的麻烦,到时候会不会将自己牺牲掉当替罪羊,白石智久纵然已经对胡卫东相当信任,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这时胡卫东却笑着拍了拍白石智久的肩膀道,“如果有困难,瞒不住就瞒不住,毕竟迟早都是要被鬼子发现的。**”

白石智久闻言顿时心中一松,随即又是一阵感动,他自然知道,青岛兵变的真相迟早都会被日军大本营知道,但是晚知道与早知道差别可不是一般地大。由此白石智久确认了胡卫东并非将他们这些日籍官兵当作纯粹的炮灰,而是真正看作是自己的部下。

“日纵的装备一直都按鬼子的标准,与主力部队有较大差距,但却老被派出执行危险和高难度的任务,你们心里是不是很不平衡?”,胡卫东这时突然说道。

“没有没有。”,白石智久连忙分辩道。

胡卫东听到后笑了笑,安慰道,“我承认,乍看上去这确实不太公平,但是我们的主力部队都已经久经考验,其间经历的艰险是你们难以想象的,否则我军也不可能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所以他们有资格优先装备那些先进武器。而日纵的大部分指战员在一年之前还是侵略者。如果一下子就获得同等的待遇,那才叫不公平!也正因为这样,我才一直都给日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2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