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重生耽美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分卷阅读13

境凶险,即便多了他一个人,也未必有什么帮助,还不如在这里好好干,说不定反而可以牵制敌人兵力,给师长他们赢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呢。有了这样的认识,即使这个任务危险重重,龙飞豹还是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

在红军初创时期,太祖意识到红军武器低劣且弹药不足,既不擅长攻坚、也不利于守城,因此每打下一个城镇,都会尽可能将城墙拆掉,这样就算丢了,以后想再抢回来也不难。这一两年里红军的军事路线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那些早被拆掉的城墙他们也没那个财力和闲工夫重新修起来,其中兴国县的治所潋江镇作为较早成为苏区的县城,自然也是如此,而**夺回兴国不久,自然也来不及修复城墙,因此现在的兴国县城是没有城防的……

注1:这个问题在抗日战争前期同样存在,国内第一流的王牌部队——桂军钢七军在淞沪会战中以密集队形冲击敌方阵地,被日军猛烈的炮火瞬间打残,一个敌人没干掉,自己就死掉了上万人,简单来说,就是怕飞机、怕重炮、怕机枪……

第十五章 民兵制度

一支两千多人的三流**部队(保安旅下辖两个团,现在一个被全歼,还剩旅部和一个团,而且保安旅这种部队缺额十分严重,加上城里的警察也不到三千人。)守卫一个没有城防的镇子,想要抵挡上万敌军(为了给守军施加压力,十二岁以上的男人胡卫东全带上虚张声势了。)的进攻,从常识来看是根本不可能的,再加上龙飞豹他们在城里大肆宣扬“匪军”的强大,那个保安旅长顿时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民兵团还没开始攻城、手枪队也没使出大杀着,这家伙就派人出来求和了……

那个保安旅长本来还提出一大堆的要求,诸如民兵团必须放他和城里剩下的那个保安团离开,而且不能缴他们的械之类,胡卫东担心这是对方在试探自己的虚实,当即拒绝并下令全军准备强攻县城。谁知见到“匪军”态度如此强硬,那个保安旅长反倒彻底熊了,不等民兵团开始攻城,就带着十几个心腹乘夜从民兵团尚未合拢的包围圈里逃了出去……

敌人的实力看上去明显要比自己这边强得多,老大这时却将大家抛弃了,守城的白军顿时失去了抵抗下去的最后一点勇气。结果民兵团刚一发起进攻,县城的守军就纷纷弃械投降,胡卫东几乎是完整无缺地接收了兴国县城潋江镇……

尽管自认为已经相当乐观,但潋江镇的缴获之大却还是令胡卫东大吃一惊,原来兴国县城居然是老蒋二十万闽浙赣“剿匪”大军补给物资的重要中转站点之一,储备物资之丰富让胡卫东差点笑掉了下巴。

之前野战的缴获不算,民兵团光在潋江镇就接收了三千多支步枪、五百多支手枪、冲锋枪一百八十余支、轻重机枪五十余挺、迫击炮二十余门,而弹药方面就更是令人惊喜,光是各种子弹就有500余万发,另有手榴弹8万多颗,迫击炮弹五千余发,以民兵团现在的兵力,用几年都没问题……

此外刺刀、钢盔、水壶、有线电话、无线电台等军用(或军民两用)装备也多少缴获了一些。其中还有一部几乎可以覆盖到大半个中国的大功率电台,理论上完全可以与远在云贵的中央红军联系上,但问题是胡卫东不知道通讯密码,所以只能先放着了……

至于药品,胡卫东虽然对其中某些古老的品种不太了解,但光看数量,就知道足够他的部下受七八次重伤之用……

此外,民兵团还缴获了大量金银财货和生活物资,包括几百万斤粮食、八万多斤食盐、大洋三十多万块等等,原来穷得跟叫花子一样的民兵团一下子就发财了。县城里居然存着这么多的物资,那个保安旅长大概是不甚清楚的,否则他哪还敢弃城而逃,想想老蒋对待韩复渠的手段,胡卫东不禁对那个让他占了大便宜的倒霉蛋稍感歉意……

占领县城之后,兴国境内的其他城镇以及县城周边的乡村也很快都归于民兵团的控制之下,总人口超过了十万人,民兵团因此有了进一步扩军的基础。此外,两千多个俘虏至少也能转化一千多人过来,民兵团又从县城的监狱里救出了一些还没被弄死的的红军战俘、党团员和革命群众,他们的加入不但直接增加了民兵团的兵力,而且也提高了官兵的平均素质,尤其是一百多名伤痕累累的老红军,只要等他们养好伤,在民兵团这样的新军之中至少当个连排级的军官是绝对没问题的,有了他们作为骨干,民兵团的战斗力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兵力增加而又不缺装备,胡卫东很自然地再次起了扩军的念头,但考虑到兴国县的青壮本就已经严重不足,胡卫东只敢将(常备军)征兵比例控制在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也即是一千来人的动员兵,加上转化的战俘与陆续来投的老红军,总兵力有三千多人,按照“三三制”原则编成了一个主力团,其中团部直辖一个重机枪连(18挺重机枪)、一个迫击炮连(12门82迫击炮。)、由原来的手枪队升格成的特战队(连级)“毒牙”以及全员装备冲锋枪或冲锋手枪的突击队“狼牙”(连级),使得民兵团的火力超过了抗战之前几乎所有的**团级单位……

有了这支强大的武装,胡卫东自信只要派来“剿匪”的**不超过一个旅,他都足以应付。何况,除了一个团的“正规军”,胡卫东还建立了一支或许更加可怕的武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