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重生耽美 > 穿越之一品贤妻 > 分卷阅读137
情况下,硬是将全世界最强的国家给打了回去,在被自己帮助过的小弟国家背叛时,毫不犹豫的打了回去,还有另外一个国家,用着几个国家提供的最新式的武器和装备,却被华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打的要迁都,甚至是听到华国军队冲锋号的声音,还没见到华国士兵的影子,就落荒而逃。

武器再好,装备再精良,军人没有一点战斗意识,没有一丝战斗觉悟,没有舍生忘死的精神,没有保家卫国的信念,就是给他们每人发一架飞机,他们都能被别人的竹竿给捅下来。成栋很失望,那种失望是打从心底里冒出来的,成栋觉得心很凉,凉透了,他有种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尽心尽力的研发武器,如果自己的尽心尽力换来的是这种结果,那他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做下去的必要,反正这样下去只能是个失败的结局。

李若松的信寄过来的时候,正是成栋对子弟兵的失望达到最顶峰的时候,他不愿意见任何军官,包括周和以及李虎,也不见任何研究人员,就只陪着三个小家伙读书,给他们讲讲故事,带他们出去散步,甚至学着给他们做饭,吃的三个小家伙苦不堪言,迫切的希望有人能够把他们救出苦海。

成栋前世今生加起来就没怎么做过饭,心情好的时候做的东西还算能吃,不说好不好吃,最起码熟了,他现在正好处于心情不好的时候,做的东西不是生的就是糊了,几个小家伙还不能不吃,每次吃饭对他们来说就跟受刑一样,所以,当李若松的信送到的时候,最高兴的不是成栋,而是李成他们兄弟俩以及他们的三叔熊若枫。

李若松写给成栋的信中说的非常直白,子弟兵如果在这么下去,他们可以开始考虑退路了,最好是找个没人的,但是大一点的海岛,他们一家人早早的乘船过去,没准还能保住一条小命,武器装备好从来不是军人畏战的原因,也不是他们可以躲在后面的借口,李若松建议成栋不要再使用火力压制的方法,而是就让这些军人经历实打实的厮杀,只有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这些人才能成为合格的军人,而且周将军去世之后,政委团队的建设就停滞了,李若松觉得政委这种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现在唯一设置有政委的只剩下特种兵,除开单兵素质不说,南楚所有的部队中,军纪军风最好的是特种兵部队,战斗力最强也最团结的是特种兵部队,思想工作抓的最紧士兵们觉悟最高的还是特种兵部队,李若松觉得各团都要配备政委,连队则必须配备指导员,当初南边的战役让南楚的政委一下断了层,幸好当初还剩下了几个,这几人虽然伤的伤,残的残,但是做做思想指导工作还是可以的,李若松觉得越是战事紧张的前线,越是应该有政委参与,这样才能最大的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减轻军官的工作压力。

不得不说,李若松对周和他们这几个军官的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这些人,你让他们带兵打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让他们去做士兵的思想工作,在平时给这些士兵培养爱国意识,让这些士兵能够认清自己的职责所在,政委是必不可少的。

李若松也劝成栋不要想太多,他的爱好是武器研发,并不是说他研发的武器让子弟兵变成现在这样,而是因为人性本来就是会趋利避害的,能够有让自己更轻松的活法没人会愿意选择一条艰难的道路,更何况成栋的本心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唯一有问题的就是这些人没能理解自己的天职是什么,没能明白自己的肩上所背负的责任是什么,这是他李若松的错误,周将军去世之后他就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连他都没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更别说下面这些比他还没有经验的军官们。

当然,李若松也在信中说了,有时候人是不听劝的,与其去苦口婆心的劝导对方,或者恨铁不成钢的训斥对方,都不如让对方自己吃个亏,摔次跟头来的快,只有他自己知道疼了,甚至是疼的狠了,才能改变之前的想法,才能有所改进甚至是蜕变,对于这一点,成栋深表认可周和在没去前线之前,也不认为自己带的这些兵有什么问题,可在自己去了之后他就明白了自己犯的错误,战略目标没问题,战术也没问题,有问题的怡怡是他之前最放心的士兵,最倚重的军官,成栋觉得,按照周和当时的表情和自言自语时说的话来看,最难过的没准还不是自己,自己只是失望,周和恐怕对自己更加失望,搞不好还会质疑自己,毕竟他作为北边战线现任最高指挥官,打仗打成现在这样,打一仗输一仗,回头这些军官还各种找借口,这体现的不是军官的无能,而是他这个最高指挥官的无能。

成栋在读了李若松的来信之后,心情平静了不少,在这个时候成栋觉得自己当初选择把前世的事情说给李若松听是自己这两辈子合在一起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正因为自己当时跟李若松说了,在这种时候才会有人能够这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知道自己在难受什么,也知道自己想听什么,更是能够提出让自己很认可的建议,想起这么多年来李若松对自己的维护以及对自己不着痕迹的照顾,成栋突然很想见李若松,很想,很想。

李成和成李兄弟俩见自家爹爹心情好了起来,都松了一口气,就连熊若枫也跟着两个大侄子一起松了一口气,成栋很少发脾气,他们一直觉得成栋是个没脾气的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37--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