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好酒,几乎都是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名气也根本喝不到的好东西。
这些个评委简直要被这场交流会里展出来的酒给迷住了。
东方文化。
这才是东方文化!
也许它们的口感不是顶级,它们的颜色也没有那么清透,但是它们呈现出来的生命力还有多样性却是在普通红酒比赛上根本见不到的。
红酒就算变得再多也还是红酒,但是这里却有那么多你说不出名字的种类。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温度,不同的酿造方法,呈现出的口感完全不一样!
喝过了这些酒之后,评委们发现自己有点流连忘返了。
不过现在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这种包含着东方文化的古老配方,而是一个年轻人用自己的知识酿造出来的发酵一个半月的果酒。
评委们虽然不会直接下定论,但心里还是略觉得有些可惜。
对于美酒来说,历史底蕴也是很重要的啊。
因为这里有很多酒是他们根本没有喝过的,所以在喝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期待值,让他们对这些酒变得包容了许多。
但是果酒这种东西,评委们喝过的种类可是比杨篱吃过的饭都要多。
这个年轻人,又能酿出多么叫人惊叹的果酒来呢?
看似繁多的想法只是在这些评委的脑子里简单地转了一圈而已。
一口的量,很容易解决。
逢春入口之后,评委们就知道这杯酒是专门为了某个人酿的。
即使他们喝过那么多的果酒,这酒不管是细腻的口感还是独特的芳香都可以称得上是上等了。
很难想象,酿出这种果酒的人居然是个这么年轻的男人。
只是这酒的优点有多么明显,缺点就有多么突出。
度数太低了。
但凡是为了大众而酿的酒,都会将酒精含量提高一些,只需要在配方上稍作修改就可以达到,而且提高酒精含量对于这个酒来说也会让它更进一步。
酒香这种东西,和酒精含量是息息相关的。
可是尽管它的度数很低,尽管它是为了一个人酿造的,但是它的口感却仍旧能够叫这些评委惊艳。
斯派克没有说谎。
评委们的心思颇为复杂。
如果是从人文艺术上的方向来说,这种包含了酿酒师内心感情的好酒无疑能够得到一个很高的评分。可是从口感和大众上来说,这种酒对一般人就太不友好了。
即使放在国外,杨篱的这种酒大概也只会在一部分人之中受欢迎,被奉为经典,但是想要让大众认可怕是要走一段不短的路。
提高酒精含量,这种事情对于酿酒师们来说是最简单的,只需要在蒸馏的时候稍微用点心就可以办到。
但是杨篱选择了最麻烦的方法。
他不但没有提高酒精含量,反而费尽心思地压低了酒精含量,甚至缩短了发酵的时间,由此来控制这酒的度数。之后,为了弥补酒香不足的问题,又利用了各种技术来增香。
这种费时费事弄出来的酒,心意是顶级,艺术性是上等,商业性却是最下等。
评委们也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啊。
陈海琴见这些评委都有些短暂的停顿,心里有些着急。
杨篱作为主办人,要是不能从这些国际大赛的评委口中得到一个好评价的话,对于下一次文化交流会而言,对于杨篱自身而言,都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可是,评委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