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

抵达海州之后的第一面,张恪给苏津东的印象很不错。

张恪见丁槐不想浪费时间到给他们安排的新住处先看一眼,便让刘明辉安排车子直接到益隆镇声达电子厂去,能不能定下声达电子厂,关键要听丁槐、苏津东的意见。张恪陪丁槐、苏津东坐奥迪,刘明辉、蒋薇陪其他两名工程师坐福特,出西城饭店就直奔东南郊、象山往南两公里处的益隆镇。

张恪个人很满意将厂子选择在益隆镇,益隆镇北片与象山森林保护区相连,也有大片保护林地,海州市境内最大的水系小江流经益隆镇的西南,自然风貌完好,东南片的工业园区与开发区相连,用不了多久,益隆镇也将划入开发区。不过张恪的心中,益隆镇更适合发展人群居住的新城,而事实上,海州市几年后为了片面追救经济增长,竟然将这一片好地规划为重污染的化工园区。

这大概是海州市政府历年来做出的,可以与将沙田全部拆除重建并论的混帐事之一。

可以的话,张恪当然会极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车子绕过象山时,丁槐也禁不住笑着说:“厂子能选在这附近,我倒有百分五十的心动了。”

张恪笑着说:“做技术也不全都是非常理性的人……”

声达电子厂这边接到电话之后,除了原厂长陈强之外,还有一名副镇长在厂子等张恪他们过来。八七年成立的声达电子厂,开始两三年还红火一段时间,收录机技术虽然在电子领域这颗大树上只算算很小一片叶子,而且在影碟机华丽登场之后很快就会枯黄,也不是说不需要技术积累。没有正规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连一名大学生都没有,就靠着几个电子专业的中专生,能将声达电子厂维持下来,陈强也不容易。

丁槐、苏津东在声达电子厂三十亩地仔细的转了好几圈,除了问陈强一些细节问题,一直都不表态,张恪更不会主动乱说话,益隆镇那名副镇长多少有些领导脾气,缺乏耐性,他那被酒色淘空的身体又明显比不上张恪他们有体力,在厂子走了两圈,耗去两三个小时,他见张恪他们还没有意向性的说法,就着恼的躲到办公室歇着去了。

一直到天黑,苏津东、丁槐才向张恪表明他们的看法:“还行,可以全盘接受下来,特别是电子厂的几名技术员还能帮上忙。”

第138章 跳梁小丑

有苏津东、丁槐的意见,张恪才最终下决心先将声达电子厂买下来,作为影碟机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所必备的基地,说实话益隆镇政府的开价并不高,大概是他们去年惹上麻烦急于摆脱的缘故。

张恪与刘明辉、蒋薇、苏津东讨论了一会儿,就回到厂前区的办公楼,跟那个副镇长表示他们接受益隆镇开出的条件。张恪他们没有压价,那个副镇长相当意外,脸色郁郁的,有些难看,张恪让刘明辉代表公司留下来邀请益隆镇领导吃饭,他与蒋薇、丁槐、苏津东他们先回市区。

给苏津东他们在四凤桥东首的城建宾馆里包了套间,晚饭之前,先陪他们到房间看了一下,张恪对苏津东说:“前期条件比较艰苦,暂时只能住宾馆,等你们的家人过来之后,公司再帮你们租房子,另外,公司目前只能调一辆商务车接送你们上下班……”

苏津东对张恪还不熟悉,倒是真切感受到他的热情,说道:“方便的话,能不能帮我们在益隆镇上找住房,离厂子越近越好,老丁是那种一有工作就忘家的人,住的地方连厂子近一些,他还能坚持回家睡觉,不需要将办公室搞得乌七八糟……”

张恪笑起来,国内九十年代影碟机产业的崛起,便是在国外经济管理学专业书目里都要算得上经典案例,苏津东显然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会在这些经典案例中拥有一席之地,管理人员永远要比技术人员出彩,当听丁槐提到他从安徽电子科研所就一直共事的同事苏津东对万燕的近况及前景也不很满意时,张恪对这个名字开始还只是有一些熟悉感。等拿来苏津东公开发表过来的一些文章来读,才确定心里地猜测,不要说声达电子这间小厂,就算日后广州万燕、新科等整个大型集团的生产经营管理,他也游刃有余,决定先不动声色先将他挖到海州来再说。

张恪可不奢望能凭借人格魅力就能将苏津东招揽旗下,就算到十几年后,物质因素也第一重要的,接下来就要给他发展的空间。

苏津东提出这样的要求,不出张恪的意料。他们都是事业为先的那类人,帮他们在声达电子厂附近安排住所。更符合他们的本意,张恪笑着答应下来。说道:“我让刘明辉帮你们安排,他负责你们的后勤保障,保证你们和家人在海州的生活全无后顾之忧,也不急于工作,我让蒋薇陪你们在海州先好好玩几天……”

丁槐说道:“只要准备几台计算机,就算在宾馆里,我们都可以开展工作。要对得起公司开给我们地薪水。要好好看一看海州,至少要等到第一台样机拿出来再说。”

丁愧这话让张恪听得心花怒放。还是九十年代的技术人员实诚,好打交道,打定主意马上就将声达电子厂转过来。说不定要请宋培明陪着吃益隆镇地官僚们吃顿饭,施加一些压力。

苏津东也是做技术出身,他们都不擅饮酒,在城建宾馆的餐厅里吃过饭,张恪便领苏津东、丁槐他们到四凤桥饮食广场地工地参观。

□□□□□


状态提示:第 36 部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