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连了起来,十八梯这名字也取得非常传神。人走到这里,猛然低下头,才蓦然发现脚下竟然顺着长江边匍匐着另外一大片有着古老街肆,高低错落黑色瓦顶的城市——这就是下半城。

高军武放眼望去,眼前一片空阔,只见缀着几颗疏星的幽蒙天穹,奔涌不息的长江,以及江南起伏绵延的山峦剪影。

顺着十八梯一级级走下去,两旁依然是比肩而立的百姓住家。

行人虽是不多,但家家户户门前的空地上,摆着不少小椅子、板凳,正是饭后大家收拾洗刷完出来拉家常摆龙门阵的时候。昏黄的路灯下,头上扎着包头帕的老大爷满脸悠然地点燃了叶子烟,一个女人旁若无人地掏出肥硕的茹房在给怀里的孩子喂奶。饭馆里油香四溢,划拳打码声不断,间或还能听到堂倌歌唱般的吆喝。

谁都难以相信,如此温馨的情景,竟然存在于长期不断地遭受着日本飞机猛烈轰炸的中国平民之中。那轰鸣的飞机、呼啸的炸弹、冲天的火光、奔涌的鲜血、成山的尸骨,就在他们脚下,就在他们眼前,可他们却把深仇大恨深深地埋在心底,沉着镇定地把祖祖辈辈巳经沿袭了数千年的历史继续坚韧执着地延续下去。

目睹眼前情景,高军武不能不惊叹重庆老百姓在巨大的灾难当空袭来时平静中体现出来的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有着如此活力的民族,难道会轻易地被外族所征服吗?

他情不自禁地对萧玉感叹道:“五三、五四两天大轰炸,把这陡峭山壁上的吊脚楼几乎烧了个精光,那时我来看过,才几天功夫啊,同样的吊脚楼又一片片地从废墟中立了起来。”

萧玉也心有所触:“是啊,蒙难者巳入土为安,幸存者却必须活着,而且应当活得更好。”

他们进了一家紧贴在岩壁上的吊脚楼茶馆,人一进屋,凹凸不平的地板“吱吱嘎嘎”响,整幢楼屋也明显地摇晃起来。

高军武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坐到了靠窗的一张桌子旁。

萧玉道:“你放心好了,别看这吊脚楼弱不禁风的样子,再大的风也吹不垮它,因为它是以楠竹作架,用竹篾捆扎起来的,韧性强着呢。”

老板把茶端了上来,正宗重庆沱茶,色酽味浓。。 最好的网

中国远征军 第三节(3)

两人面对面一坐下,萧玉开始频频发问,关切的询问高军武参军打仗的每一点细节。高军武看着她又急切又好奇的样子,不觉有些好笑,但还是非常认真的回答她关心的每个问题,语气温柔得自己都吃惊。

慢慢的,该问的都问完了。萧玉也不再像刚才那样热情高涨,而是沉默了,无端的羞涩起来。她没有勇气着意去观察高军武;但是她仍然能感觉到高军武应该在注视着自己。

她忽然感到高军武的眼神并不是单纯地对她着迷,而是完全的关注:关注着她在想些什么?关注着她的情绪和需求……默默对坐了许久,高军武定定地望着挂在萧玉白皙的脖子上的绿色吊坠,那点碧绿闪烁在他英武的眸子里,也仿佛印在了他心中,让他同样狂跳不已的心感到一种浸入心脾的清凉。

良久,他忽然提起话头:“萧小姐,哦,不,小玉,从上次听你讲起你家的一些事情,我就觉得你好像过得不是很开心,……不过,请相信,我以军人的名义起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我在一天,就决不许别人欺负你!”

这是一句简单的承诺,对高军武而言是发自肺腑,将它说出来,却让他鼓足了相当大的勇气。对萧玉而言,则完全是一句无比铿锵的誓言。激情霎时在胸间汹涌澎湃,不可抑止。她那溢满深情的眸子却似一泓清泉,定定的凝望着高军武,让高军武感受到了像浓醇美酒一样的巨大的幸福。

过了好久,高军武才感到肚子咕咕叫,他扭头问道:“老板娘,有面条么?给我下一碗。”

萧玉道:“这么晚了,你还没吃饭呐?”

她当即生出一个意兴盎然的主意,要请高军武去江边渔船上吃“青白鳝”。

高军武闻所未闻,急问:“‘青白鳝’……嘿,是个啥稀罕东西?”

萧玉故意不说破,道:“吃后你便知道它是何等美味了。我现在只告诉你,历朝历代,这是重庆衙门里晋呈宫中的贡品。”

高军武让她挑起了兴趣,喜滋滋道:“既是贡品,那我今天就不能不一饱口福了?”

两人出了茶馆,顺着长长石梯逶迤下到了长江边上。

河上正巧漂过来一条亮着灯火的“双飞燕”,萧玉招手叫船家快快靠岸。

渔船一靠岸,萧玉跳上船头,问那船家:“生意上门了,你这水舱里可有青白鳝?”

船家一张脸笑得无比灿烂:“两位客官运气实在是好,我这水舱里正好有一条青鳝,一条白鳝。这可是长江里最好的物儿了。”说着话,赶忙用舀网将那两条长溜溜圆滚滚的青鳝白鳝从水舱里捞出来,用秤称了,倒进一个木盆里。

萧玉吩咐道:“我们就在你船上弄来吃,把船尽管往那清净无人处划去。?

萧玉和高军武坐在船头,艄翁独抄双桨,艄婆送上一壶老荫茶。

此刻正是夜阑时分,但见玉盘高悬,月华如水,几只追逐的夜鸟滑过河面,城市温存如母亲。

借着一星渔火,高军武目光落到那木盆里,不禁失声叫道:“呀!这不是两条蛇么?”?

那青鳝白鳝浑圆颀长,果真


状态提示:第 5 部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