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经典耽美 > 门第 > 第 10 部分
觉,好像自己是有钱人收留的穷小子,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声音大了,会被人误认为是不知好歹的嚣张行为。

织锦每天都要喝新鲜果汁,每当看着一堆水果榨完汁后变成渣子,被倒进了垃圾桶,他就会难受得要命。他试着和织锦谈过,水果怎么吃都是水果,g吗非要榨汁啊?

织锦也一本正经地问他:“赚钱是g什么的?”

何春生一本正经地回答:“过好r子啊。”

“好r子什么样?”

“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

织锦就笑着点头,“对了,喝果汁就是我喜欢的事嘛。”又嬉皮笑脸地圈着他的脖子,“春生,你得改变一下生活观念了。钱,赚来就是为了花的,赚了不花还不如不赚呢。”

何春生虽然没话可说了,但心里还是别扭得很。

结婚后,何春生不怎么去织锦娘家了,都是织锦一个人来回跑。有时候织锦拽着他一起回去,何春生就会懒洋洋地说:“你自己回去吧,下次我再和你一起去。”

下次还是这句话。

织锦就问何春生是不是对她娘家人有意见。

何春生说:“没有啊,他们对我那么好,我还对他们有意见,我就不是人了。”

织锦定定地看着他,何春生就耷拉着眼皮,假装没看见。

何春生不愿意回去是有原因的,他不喜欢罗锦程。以前罗锦程没残疾的时候,整天一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嘴脸,他就看不惯。后来罗锦程出事了,身体残疾了,居然依然一副驴死不倒架子的样子,还是居高临下地和他说话。他何春生不吃他的不喝他的,犯得着看他的脸s行事吗?虽然这房子的钱是罗锦程出的,可房子登记在他妹子织锦名下,自己用不着对罗锦程感恩戴德。

门第 第八章(2)

这么一想,他的目光就坚定了些,简直跟补了钙一样,慢条斯理地说:“人啊,不管多得意都不能太嚣张,不然连上天都会看不下去,会给惩罚的。”

虽然没指名没道姓,但织锦还是感觉到了他话里的刺儿是冲着罗锦程去的,就看着他问:“春生,我哥做过对不起你的事吗?”

何春生忙一脸莫名其妙地问:“你怎么这么问?”

织锦甩手而去。她不想和何春生吵,一吵起来,何春生就会说时势造英雄,如果不是他爸在二十八年前死了,他们家现在也不见得就这副境地。毕竟何春生的父亲真的是为救她的爸爸而死,毕竟他们家的败落也与这事有着切实的、分不开的关系。

成家g什么?就是一起取暖,相互扶持着往下过r子的。她不想因为嘴巴的利落,把家弄成j飞狗跳的德行,娘家的事已经够烦心的了。

每每何春生嘟哝这些时,她就会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嘟哝着焦大焦大。然后就想,生活真他妈的可笑,她这林黛玉怎么就嫁给焦大了呢?

她实在想象不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要真嫁了焦大是怎样一种荒唐境况,可她这个现代林黛玉已经落到年轻的现代焦大手里了,就觉得除了荒诞还是荒诞。她忽然很后悔,不该因为爸爸临终前的一番话,就真把自己j给了何春生。或许,何春生并不领情,只是把她当成爸爸报恩的一件礼物了吧。

事到如今,她不怪爸爸,也不能怪何春生。他说过的,他不会勉强她,是她勉强了自己。

对罗锦程尚有不少存款的事,何春生并不认为是真实的。他去过罗锦程的公司几次,见过公司的状态,甚至觉得那不叫开公司,就是领着一拨玩世不恭的城市混混瞎玩儿。

何春生和织锦就这么不尴不尬地过着r子,不见得有多么亲昵,也不见得有多么生疏。只要何春生不想起织锦娘家的人和事来,待织锦还是好的,说话也心平气和,几乎包揽了家里买菜做饭所有的活儿。倒不是他多么勤快,而是织锦太会花钱了。她买菜从来都是去超市买,而且什么好吃,什么贵,她就买什么。这让何春生看不下去,一闭眼就想起了劈柴院里母亲家惨淡的饭桌,就会觉得很罪过。

为了不让自己有罪过感,他宁愿变成家庭妇男。毕竟织锦也是难得的好媳妇,虽然母亲从没要求过,织锦一到月底都会很自觉地让何春生给母亲六百块钱,说算是孝敬老人的,让母亲买点儿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这让何春生在哥哥嫂子面前很有面子。

周末,罗锦程打电话叫织锦回去吃饭,正好何春生轮休,推托不过,只好跟着去了。

罗锦程说西点店已经装修好了,设备这两天也该到了,以后忙起来一起吃饭的机会就少了,所以把织锦他们叫回来聚聚。

余阿姨做了不少好菜,看着织锦,直说她瘦了,问她是不是吃得不好。

何春生听着心里不舒服,觉得余阿姨是在讽刺他,好像织锦嫁给他受了天大的苦似的,遂对余阿姨说:“阿姨,等我好好跟你学手艺,争取把织锦喂胖点儿。”

余阿姨没听出他话里的怨气,还笑着说:“就是嘛,织锦吃惯了我做的饭,我担心她吃不惯你家的饭菜。”

何春生就更来气了,瓮声瓮气地说:“我和织锦单独开伙,不回劈柴院吃饭。”

妈妈和织锦都听出何春生话里有了火药味,忙拉着余阿姨坐下。织锦对余阿姨说:“阿姨,春生做的饭很好吃呢,自打结婚到现在我都胖了两斤了,得减肥了。”又对何春生笑着说,“我们春生上班也很辛苦,余阿姨,以后你多


状态提示:第 10 部分--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