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宅男的大明 > 第48章 新型火炮
坯铸造的铜炮,不但提高了铸炮的成功率,而且降低了成品炮的炸镗的概率。而且用铁坯铸炮铁坯可以重复使用,省却了铸模时间,铸炮速度大大加快了,三天就能铸造一门铜炮。

几天后,汤若望又让匠人们铸造铁芯铜体大炮,也获得成功。吴应熊派人试用,发现射程大增,这种新式铁芯铜体大炮能以较少的材料承受较高的膛压,降低了火炮的重量。同时熟铁熔点较高耐磨性较好,因此这种技术提高了火炮的寿命。而且铁芯铜体炮节约了用铜,还降低了铸炮成本。

吴应熊比较满意,便让汤若望主持制造各种专业的火炮,比如轻型野战火炮。吴应熊设计了一种84毫米口径的六磅炮,这是一种炮身长两米的前膛炮。

吴应熊设计这种火炮的原因,是大明以后面对的战斗大多数都是和步兵骑兵混合的敌人进行野战。无论是满清八旗还是李自成的流贼都擅长野战,较少在坚城中死守。大明原来能够摧毁敌人要塞的红衣大炮已经很厉害,还需要能够配合步枪兵野战的轻型火炮,六磅炮就比较适合了。六七百斤的火炮可以用马车拖拉,运输也比较方便。

汤若望带人研发成功后,使用时这种火炮的直射距离达到400米,最大抛射射程3200米,标准炮重900斤,使用铁芯铜体技术铸炮,炮重下降了三分之一。

然后,吴应熊提了很多想法,让汤若望画设计图,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又监造了两种当时先进的武器,叫新型子母炮,改进自明朝的佛朗机炮,八天即造成,炮长二尺一寸,重约三百斤,便于携带。铸造炮弹外形如瓜状,每枚重20到30斤,内装“子炮弹”,此炮发射时,子在母腹,母送子出,从天而降,片片碎裂,锐不可当。

刚开始子母炮的尾部装有木柄,柄的后部向下弯曲,并以铁索联于炮架。此炮装备在四足木架上,足上安有铁轮,可推可挽。使用时将子炮放入母炮后腹开口处,用铁闩固定,然后点燃子炮,弹头从母炮口飞出。上述两种子母炮,起初使用实心弹丸和小弹子,吴应熊不满意,改用爆炸弹,命中率高,杀伤力大。

相比较而言,手榴弹的制造,就比较容易一些,明末杰出的火器研制家薄玉,这时也被吴应熊找到了,应聘到大明的火炮厂,他对地雷的研究可谓学问精深。在薄玉的带领下,手榴弹几天就被他和火药师们搞了出来,完成了拉火的测试。

手榴弹的样式上吴应熊还是选择了标准的木柄铁头型,木柄中装置拉火和引线,前端铁壳中装置标准配比的颗粒火药。雷头的铁壳是模具制造的,上面有格文,这种设计确保了该薄的地方薄该厚的地方厚,用以保证爆炸后的弹片可以起到有效杀伤。

整个手榴弹吴应熊拿起来掂量了一下,也就半斤多一点的重量。他派人试用,薄玉亲自拉了铉,将手雷丢出去六七秒就爆炸了,试验用的木人顷刻间就被掀翻在地,改良黑火药后,有的木人还被炸断了手臂。

有汤若望等洋教士和薄玉等专业人士的帮忙,大明黑火药的改进很顺利。其实黑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北宋初年即公元10世纪后期,中国便开始试制最初的一批火药火器,并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完成军用火药的定型发明,率先开始了火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但是,火药化军事革命并未因为最早发端于中国而在中国率先完成。中国发明的火药火器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便在欧洲播下火种,随着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系列新的性能更好、杀伤威力更大的火药化兵器被研制出来,领先于大明朝了。

吴应熊发现,虽然明代各代火器有所发展,但是这种工场手工业始终处在强大的封建生产关系严密包裹当中,全国范围内的小手工业生产方式很难转化为大工场手工业。明朝嘉靖年间,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规模有较大扩展。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动用国家权力推行重税、禁海、垄断矿冶等“重农抑商”的措施,扼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他意识到,大明要中兴,必须让商业和手工业的资本主义萌芽开花结果。

不过,那是下一阶段的事情,此时他利用这些大明的火器专家,抓紧生产新火器,统一全国,把满清赶出关外。好在大明火炮厂的技术人员很多,底子雄厚,只要改变原来落后的管理模式,生产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很多国人受资本论的误导,觉得管理者都是压榨工人的,其实对现代资本主义工厂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同样的,管理也是生产力,是与科学技术比翼齐飞的重要生产力,有时甚至更重要,比如大明的科技初期和西方比其实不算落后,是比较先进的,但管理者却贪得无厌,层层压榨匠人,恰恰是管理上太落后,抑制了工匠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潜能,所以跟西方的技术差距才会越来越大。

吴应熊给大明火炮厂换了内行的管理者,改变了激励制度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匠人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大明火炮厂源源不断开发出新东西,把一些新式武器提供给大明的六万新禁卫军使用,他们也被吴应熊分组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不到半年时间,禁军的战斗力就大大增强。


状态提示:第48章 新型火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