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杨家抗日风云录 > 第三十一章 月如
兵。一个个的都跑了,连个给我养老送终的,都没留下!”

杨才声知道这都是父亲说的。月如不识字,她是看不了报纸的。要说起来,月如真的命苦。自己停妻再娶,三个儿子还全都跑了,月如原来满心指望的早早儿孙满堂,没一个儿子听从。

杨星辰是1929年上的中央军校,就是从广州搬到南京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听起来很厉害,实质上前几期,也就是在广州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不到一年学制的短训班,真正的学习时间只有几个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时大革命急如星火,急需军官组建自己的革命军,所以不免搞出来些急就章的半成品。因此杨才声是很看不上黄埔前几期的学生的,这些学兵的军事素养,别说跟欧美军校生或者日本士官生比了,即使和杨才声任过教的保定军校相比,那也是远远不如。

黄埔军校搬到南京安定下来之后,学制正常了,三年四年的学下来,才算是培养起来一批一批的和保定军校相比肩的学生。可惜军中早就被黄埔前几期所垄断了,江委员长又格外重用自己亲带的前几期,导致南京军校后来的毕业生,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实际上**的最大问题,杨才声认为不是别的,就是军官普遍不及格的问题。因为和日军相比,这个问题格外凸显。

就中日两军军事人才的培养机制来对比,日本当时有陆军小学、海军小学,类似于我们后世的“大连xx路足球小学”那样,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陆海军官后备人才。这样的小学生优秀的就会升到陆军中学、海军中学。中学毕业后,优秀的就会再升学,陆军的进陆军士官学校,海军的进海军兵学校。再然后,还有陆军大学、海军大学。总之,在日本军队中,军官一律要会读书考试,分数越高将来的前途越大。甚至形成了某些惯例,比如士官学校总分前几名可以获得天皇御赐佩刀(有说只有陆大才有),比如没有陆军大学文凭就很难当上将军;再比如海军兵学校按考试成绩编床号,按床号决定海军中的人事升迁。用现在的观点看你可以说日本军队完全是在搞“应试教育”,可是这种模式在当时却要比中**队先进得多。

说到底关键就是军官。如果说士兵不识字也好,军事素养差也好,杨才声认为这些都不是致命问题,而军官才是致命问题。只要有好的军官团,就可以把士兵带出来。没有像样的军官团,即使有好的士兵,部队也会是乌合之众。现在**中,最重要的师、团这两级,几乎全是黄埔短训班毕业的,这是杨才声最担心的一个短板。

本来中央军校是杨才声的挚友,也是民国有数的大军事家杨杰主持,对杨才声的儿子很是关照。没想到这狗东西不知道是受了谁的影响,自己蔫不出的从南京跑到**江西苏区去了,还顺便把放暑假去南京玩的老二也一块儿拐跑了。听说老大还改了名字叫杨星辰,已经在红军中混到了师长。

翘_臀女神张雪馨火辣丁_字_裤视频曝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an123(长按三秒复制)!!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月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