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杨家抗日风云录 >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丢脸
思想准备,这句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整件事情太丢脸了。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敌人的援兵从长江沿岸的浏河口等地大范围迂回登陆包抄我军侧后方,我军有被敌包围之危险才紧急撤退的。

此后中**队多次军事演习都贯穿着反登陆的演练,前面我就说过税警总团专门在海州参加过反敌登陆的演练,还获得过军委会的表彰。在抗战之前,国府曾经专门勘探过从杭州湾到浏河口的全部海岸线和长江江岸线。

10月18日军委会第一部作战组(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刘斐那一组)提出情报,说日军有在杭州湾登陆之企图。但这份情报的分析非常可笑,说估计日军最多只能上陆一个旅团。这就是委座训斥杨才声的由来。

这也不是第一组胡说,因为杭州湾10月份的气候和水文确实也不利于大兵团上陆。别说是杭州湾了,上海拍遣军第一次登陆长江沿岸和吴淞码头的时候,由于地形、水情和气候都非常糟糕,上陆极其困难。但日军在汉奸的组织和帮助下,一下子就发动起来了相当多的当地渔民这些非常熟悉情况的带路者帮忙,最后平安上陆。

说到这一点,不能不说中国人真正形成国家民族的观念还得等到抗战中后期之后。而最终形成自己是中国人这样的概念,恐怕要到49年解放之后。即使是解放以后是不是就真正确立了,我现在都不敢下定论。我举一个例子,当年第二次押片战争英法联军在天津附近缺牲口,中国老百姓大量的就牵着骆驼、驴子、马、骡这样的大牲口卖给英法联军。当时很多外国人都被这种战时资敌的行为惊呆了。

这样,在军方眼里面绝不适于登陆的地方,在当地渔民的帮助下,都“天堑变通途”了。第一组认为只够一个旅团上陆,杭州湾自然也就不会引起委座的高度重视。上海战场如同一个大熔炉,区区一个旅团够干什么?

36年底中国参谋本部制定37年度作战计划的时候,判断开战后,日军“主战场以华北为中心,并…同时一部由扬子江口和杭州湾上陆”。

在这个37年作战计划中明确提出:“于开战初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于规定同一时期内将敌在我国以非法所强占各根据地之实力扑灭之。并在…杭州湾…,应根本扑灭敌军登陆之企图。”

实际上开战以后,我们确实想一举扑灭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可惜事与愿违,没能实现“迅雷不及掩耳”的期望,反而打成了胶着,最后演变成攻防战,还是敌人攻、我们守。

当然江结時不重视反登陆,德国顾问的建议和第一组的判断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他就想打出中**队的威风,而部队又损失惨重,不得不不断抽调两翼本用来反登陆的部队向中央的防守战线填人。这样越抽两翼越空,我们前面说过敌人第一次登陆的时候,防守兵力很多地方就一个连。现在在敌人准备登陆的杭州湾北岸,只有两个师。两个师听起来不错,但他们要面对的敌人第10军,超过10万人。这两个师还是战斗力极差、无法担任市内防守任务的部队,要不然也不会停在两翼。

童颜巨_ru香汗淋漓 大_尺_度双球都快溢_出来的大_胆视频在线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ei222(长按三秒复制)!!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丢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