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港口无法利用这是一件很被动的事情,朝鲜倒是也有港口,大明要强行使用,朝鲜也不敢拒绝,问题是朝鲜的港口设施太过落后,而且也没有煤炭供应,军舰听不进去,加不上煤,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俄国建造的海参崴港口倒是能用,可是俄国人显然不可能让大明使用。
这种情况下,大明海军就只有一个选择了,租用加煤船,不进日本港口,而是通过加煤船在港口装煤,然后运到海上去补给军舰,这样才能够成功跨越大洋障碍,法舰,以及日俄战争中的俄舰都是这么做的。
大明在日本展开外交活动的同时,也在其他地方展开了外交活动,最主要的还是英国,因为只有英国有能力干涉这场战争。
大明不担心英国跟美国联合起来攻击大明,可如果英国海军介入,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麻烦。而英国是有很大动机介入的,因为一旦大明跟美国开战,英国跟美国的贸易受影响不说,主要是加拿大会受到威胁。
另外加拿大跟美国一样,同样有着排华问题,这让英国跟美国有了共同利益。
对英国的外交,让赫德直接负责,朱敬伦给他的要求是,只要英国能保持中立即可。
赫德汇报说,英国非常不希望看到大明跟美国之间爆发战争,不过英国人的主要考虑,倒不是加拿大,而是他们希望大明能将军事力量保持在东亚地区,他们认为一旦大明跟美国开战,俄国又会趁机南下。
英国还在报着借明防俄的目的。
不过赫德表示,如果真的要跟美国开战,英国是不会介入战争的,他有信心让英国保持中立。
理由赫德没说,朱敬伦基本也能猜到,美国对加拿大的野心从来就没有断过,始终想将加拿大并入美国,而加拿大议会中确实也有这么一批亲美的议员,认为英国太远美国更近,加拿大只有加强跟美国的关系,才对加拿大更加有利。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前景,远远比跟大英帝国的贸易前景要好得多。
可加拿大大多数议员还是保皇党,更加亲英,但美国的企图总是一个麻烦。
而且美国的工业实力也让英国忌惮,他们担心任由美国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加拿大会被美国吞并。美国的高关税也让英国不悦,曾经的美国笑话了英国百分之四十的工业品,可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大幅度提高了关税,出口美国的工业品下降了一大半。
如果此时有国家站出来削弱一下美国,英国凭什么要阻拦呢,更何况大明丝户也变得过于强大了,威胁到了英国在远东的控制力,这两个潜在竞争对手互相削弱,从长久看,是对英国霸权最大的维护。
但赫德认为,大明如果跟美国爆发战争,英国不可能支持大明占领美国国土,尤其是美国西部国土,英国不能接受大明在美国西部取得立足点。一来,吞并美国领土,会让大明变得过于强大,二来,加拿大的安全更加无法保证。
所以这很可能是一场大明即便打赢了,也无法取得领土的战争,而大明发动战争的最大目的,当然是为了让华人继续在美国西部立足,而让华人在哪里立足,则是为了保护大明的美洲利益链,如果无法在美国西部取得立足点,保护一说也就无从谈起。
朱敬伦让赫德继续稳住英国,最后通牒都下过了,如果不打这一仗,大明也就成了一个笑话,以后大明说的话,还会有谁当真呢。
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外交活动虽然居于次要地位,但也在同时进行。
法国是第二重要的,几年前才结束了跟法国的战争,法国在越南只保持了一个立足点,而失去了实际控制力,法国人如果能高兴才怪了,他们是最有可能跟美国联合对抗大明的,历史上法国也没少跟美国结盟,主要是帮助美国对抗英国。直到拿破仑时代,美国不但没有帮拿破仑打仗,反而趁机吞并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此时美法两国长期的天然盟友关系才告终结。
对法国的诉求还是,寄希望法国能帮大明,但只要法国尽可能保持中立就行,哪怕法国发战争财,卖武器和帮助美国融资,这点大明都能接受。只要法国不直接出兵就行,法国海军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一旦让他们占据地利优势,大明海军能不能重现击败法军的战果,那就不好说了。
在德国和俄国也进行了活动和试探,但是这些欧洲国家的氛围十分轻松,大明公使四处活动之时,美国公使也在跟各国接触,但大家普遍不相信大明会开战,美国公使只是想跟欧洲保持友好关系,不断的举办各种舞会酒会,还连大明公使都邀请,显然将大明公使的四处活动领会成烟雾弹,认为是一种施压,是逼迫美国放弃排华法案。
假如最后真的爆发了战争,美国人也不认为欧洲国家会帮大明,毕竟他们可是“同文同种”的白人国家。
德国和俄国虽然不认为大明的外交活动就一定代表他们下定决心开战,但是他们还是借此机会提出了他们的要求,德国重提在中国或者朝鲜取得殖民地的事情,俄国则要求大明不要阻挠他们在葫芦岛建立港口的行动。
德国的要求肯定是不能答应的,但俄国的要求是可以考虑的,即便俄国在葫芦岛站稳骄傲跟那又如何,他们当年占据了旅顺,最后不也被日本夺走了吗,只要大明能够越来越强大,在东亚地区,就依然能股掌握话语权,让俄国人经营他们才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