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古代耽美 > 天下 完结+番外 > 第42节
生观,可戴公望让他看到的,却是后世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没有的一种精神——读书人的风骨和气节。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

赵肃回过神,第一反应是不信。

张居正同情地看着他:“节哀顺变。”

“老师不是巡守御史吗,如何会领兵出战?”赵肃的声音有些沙哑。

张居正叹道:“我大明文官亦可带兵,你不是不知,当时杨照先一路出击,令师与另一位将领分两路接应,结果杨大人与你老师均中了埋伏,深陷重围。”

他心情混乱,但总算理智没有全失,马上听出不对劲的地方:“那另一路接应的是谁,他也殉职了?”

“没有,他因不熟地形而迷路,等他赶到时,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此人现在被押送回京问罪了?”

张居正顿了顿:“没有,只是罚俸一年,留待戴罪立功。”

赵肃的目光凌厉起来:“为何?”

张居正走近几步,声音低了一些:“他叫高其恭,是兵部尚书许炝的内弟。”

而许炝,是严家的党羽之一。

赵肃的嘴角扯了扯,声音却没有温度:“少雍有一事不明,老师虽然对严家父子颇有微词,可也已经被调到边关,与他们毫无利益瓜葛,为何还会遭遇这种事情?”

张居正叹了口气:“朝廷里有很多事,你初来乍到,还不甚清楚,我也是从老师那里才略知一二的,据说这个高其恭与杨照有旧怨,双方还起过争执,只是后来不了了之,但这次的事情,并没有证据显示与他有关。”

赵肃攥紧了手心。

没法证明与他有关,但也摆脱不了干系不是么?

作为一个长期驻守边关的将领,居然会在紧要关头迷失方向,而且事后还没有被问罪,简直令人不得不有所联想。

“少雍,人生在世,总有很多不得已的事情,令师的事,我与老师都很难过,只是有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张居正一反平日里干脆利落的作风,苦口婆心地劝道,他生怕赵肃一个冲动做出什么事情来,打草惊蛇,坏了老师多年来的布置。

赵肃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自己虽然满腔愤怒,可毕竟不是真正的十几岁少年。

虽然如今严世蕃不在京城,严嵩也遭到皇帝冷遇,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严家党羽遍布朝野,一时半会也撼动不了,以他现在的实力,对方捏死自己比捏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

“我知道的,多谢大人。”

赵肃实在没什么兴致再和他寒暄,张居正知道他心情不佳,也没多说,很快便走了。

这年头不兴火葬,老师战死沙场,必然是就地掩埋,有生之年也回不了故乡,自己更不可能迎回他的骸骨了,一个为国尽忠的人,凭什么就要落得这样的下场呢。

愤怒过后,是浓浓的悲哀。

赵肃看着依旧蔚蓝的万里晴空,闭了闭眼。

老师,请一路走好。

衣角被扯了一下。

他低下头,对上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才想起自己只顾着默默出神,浑然忘了旁边还有个朱翊钧。

“肃肃你在哭吗?”

赵肃愣了一下:“没有。”

“有的,”踮起脚尖,小手想摸向他的眼睛,赵肃不得不弯下腰让他够得着。“这里,看起来很伤心的样子。”

赵肃摸着他的头:“我的老师死了,所以我很难过。”

朱翊钧歪着脑袋:“就是刚才张师傅说的那个吗?”

“对。”

“你和我说过,为国捐躯的都是忠臣,那你老师也是忠臣。”

赵肃轻声道:“是的,他是忠臣。”

戴公望平日里嬉笑怒骂,思想开放,不似一般为人师者那般严肃,可他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的文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大愚,也是大勇。——这是当年他对杨继盛的评价,而今,他自己也做到了。

“他为国尽忠,死得其所,是好事,男儿有泪不轻弹,你不要难过了。”朱翊钧小朋友很严肃地道,他比起两年前刚碰见赵肃的时候,有着突飞猛进的成长,很多原本似懂非懂的事情,现在也能理解个七八成了。只不过因为赵肃教他的方法与别人不同,导致张居正看见他的字,便以为赵肃碍着朱翊钧的身份不敢放肆,平日里也诸多纵容。

“你说得对,老师求仁得仁,死得其所,能战死沙场,总比在官场上被人陷害来得好,但他是我的老师,就像将来我死了,钧儿也会有点难过的吧?”赵肃没有因为对方是个小孩而敷衍他,反倒蹲下身,很认真地与他解释。

朱翊钧大声反驳:“我不许你死,你就不会死!”

这时候的小孩儿,很有点霸气横生,说一不二的范儿了,任谁一瞧见也不会觉得他不是皇家的子孙。

“你等等!”朱翊钧像是想到了什么,转身就跑,但跑没几步,又回过头不放心地交代:“就站在这里,不准走开!”

赵肃啼笑皆非:“好。”

朱翊钧噔噔噔就跑远,不过一会儿又回来,怀里抱着一个匣子。

他跑得很快,两名侍女在后面追得面色发白。

“喏,给你的!”

“这是什么?”赵肃莫名其妙,打开匣子,差点没被闪瞎。

匣子里金光灿灿,耀眼夺目,堆满了金银宝石做的小玩意儿,还有其他一些珊瑚玛瑙雕成的饰品。

裕王府虽然穷,但家底还是有一点的,何况裕王只有朱翊钧这


状态提示:第42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