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古代耽美 > 时代的剪影 > 第23节
么痛恨自己。

他就这么直直盯着镜子看了好久。

终于,他慢慢地弯下双腿,蹲在地上,抱着头嚎啕大哭起来,似乎要把这大半个月的负面情绪都给发泄出来。

洗漱完毕后,柳彦之走回房间,打开窗户,眺望远方。

他可以看到很远很远,这里高楼林立,有四通八达的马路,有横跨马路之上的天桥,霓虹灯遍布整个城市,让这座城市在夜晚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广州的冬天阴冷而潮湿,可因为临近春节,出来逛夜街的行人依旧有很多。

迎面吹来阵阵寒风,几乎冷得人直打寒颤,可柳彦之依旧倚在窗边,纹丝不动,看着行人来来往往,他们行色匆匆,遇见了,就淡淡地看上一眼,然后就收回目光,继续往前走。

谁也不关心谁。

谁也不知道别人在这个城市的悲欢离合、爱恨嗔痴。

柳彦之叹了口气,心想,我该走了,也是时候该离开这个城市了。

当初他就是因为李建斌才来这个城市,才留在这里生活的,如今他们分开了,留下来只会让他时时刻刻记着两人之间的点点滴滴,无论好坏,这只会让他无法真正的放下。

他是该换个环境,好好重新开始了。

尽管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但总不会比现在更差。

次日一大清早,柳彦之去发廊把头发给理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定时更新了,只能这样了。

☆、7

7

美丽的竹帘,云南的蜡染布,深褐色的中式书桌。

地板是棕黄色的木地板,墙上挂着一幅风景油画,门的左侧还有一个原木书柜。

床上的被褥枕头都是全新的。

这个房间别具风情的摆设很有民族风的味道,跟客厅的西方简洁风格完全不搭,看得出来,这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这里是曼哈顿东城区的某栋公寓,外表跟美剧《老友记》的那栋公寓很像。

“彦之,你可别跟我见外啊! 咱俩谁跟谁呀!你就安心在这里住下吧,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反正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再说了,你住这里其实是帮了我一个大忙,美国对空屋收的那个税呀,真是贵得吓死人了。要不是这房子有我跟老公不少回忆,我早把它处理掉了·····”

林乐乐的说的话犹言在耳,他还是那么喜欢碎碎念,可柳彦之却忍不住微笑,心里犹如缓缓地流淌着一股暖流。

林乐乐是柳彦之的大学同学,也是唯一一个知道他和李建斌内情的人。

当然这是林乐乐自己看出来的,当他来问柳彦之是不是跟李建斌好上了的时候,柳彦之被他吓了一大跳,心里害怕得不行,生怕他转头就大肆宣扬出去。

因为林乐乐本身性格就很孩子气,喜欢恶作剧,总的来说就是个不按理出牌,让人觉得是个不靠谱的主儿。

但林乐乐并没有把这事透露出一星半点儿,嘴里严实得不像平时爱开玩笑的他,他虽然不看好李建李建斌这个人,却也尊重柳彦之的选择,只是同时也告诫他:“彦之,那种人很现实,爱谁也不会胜过自己,你可别把整颗心都给陷进去了。"

林乐乐眼睛能这么毒,大抵是因为他也是gay,对于同道中人,他总有一种敏锐的直觉分辨出来。用林乐乐的话来说就是:"同性恋跟异性恋的磁场是不一样的。"

柳彦之把行李放到一边,去浴室洗了个热水澡,就躺到床上睡觉,准备好好倒一下时差。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十点了。

他就着牛奶,吃了个面包,就开始收拾东西。

他先把一个黑色的公文包给拿到一边放好,那里面有他的身份证、护照、体检报告……最重要的是还有纽约大学的offer。

说起来这份offer还是多亏了林乐乐的帮忙,

不然他得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到美国来进修。

林乐乐在大三的时候跟一个来他们学校学中文的华人交换生好上了,那个华人回了美国后,他们两人也没分开,直到林乐乐大学毕业,那个华玲人就把他给娶回了美国,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前几年,他们还代孕了两个孩子。

林乐乐的老公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写封推荐信把人推荐进学校不是件难事。

是的,柳彦之这次来美国就是来进修的,他想研究同性恋这个群体。

在中国,至今也没有一部专门研究同性恋的学术性著作。

对于同性恋,因为中国人自幼受到传统教育与宗教道德观念的束缚等,他们对它充满了个人的偏见和扭曲的见解。

国家也只是在5年前,才在颁布的新《刑法》删除了惩处某些同性性行为的“流氓罪”和“鸡`奸罪”,实现同性之爱的非刑事化。直至去年,中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的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同性恋才不再“被精神病”。

柳彦之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指天划地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中国那么大,居然容不下两个相爱的男人。

但抱怨归抱怨,他向来就是个怯懦的人,不够果断和勇敢,也没有做斗士的决心和勇气,来为这个群体呐喊,只是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安分守己地活着。

他做得最出格的也只是把他和李建斌之间的点点滴滴写成随记,再加以修饰,然后放到网上。

不过网友们倒是对此很感兴趣,批评的有、但更多的是对此祝福和支持,他那时就发觉,


状态提示:第23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