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并不是正式的奏书,夏安然并没有按照藩王上奏的格式来书写,反而是使用了一种更为亲密的语气。他在上头写了几句自己的日常生活,又关心了一番老父亲的身体健康之后,便口气轻松地像他爹介绍了自己的大发现。

在看到中山国环境得天独厚,可大量产白瓷,并且匠人们研发建造出了可以用来稳定烧瓷的常窑之后,刘启的原本不经意之间蹙起的眉一点一点舒展。刘胜只寥寥数语,但是却将他想知道的信息说得清清楚楚。

可量产。

帝王保养良好的手指,从这个三个字下面缓缓滑过,他垂目沉思良久,才开口说道:“窦婴,胜儿让你将这些东西带到京城来,所为为何?”

见窦婴张口欲言,男人忽而竖起食指,以指尖点了点他:“想清楚了再说,朕的儿子,朕心里清楚。”

窦婴心中一凛,将那长长一段原本打好腹稿将刘胜小皇子塑造成寻常贪玩小孩儿,想要做出些功绩便急匆匆展示给父亲看的形象给噎了回去。

他心念骤转之间,坦诚说道:“陛下,殿下就要臣来问上一问,可否以瓷器与匈奴做些交易。”

刘启听闻此言却并不表态,面上毫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就如同什么都没听到一样。

但只要没有当场发怒,便是好消息,更何况话已出口,便如覆水难收。窦婴只能硬着头皮在帝王这样的不明反应下继续说话。

他将夏安然送行之时的只字片语同他说了,中山王想要用瓷器换回被匈奴掳走的边民,如若可以他还想要换来牛羊畜,以及被匈奴掳走的外族人。

“外族人?他要外族人作甚?”

“臣不知,许是殿下年纪小,没见过外族人,便想要听一听外头的故事吧。”

“呵……”

刘启轻笑了一声,并不予点评,他缓缓转过身,向着主座走去,藏在袖中的指尖却一直在摩挲着小儿子写的这封信。

就在窦婴以为这一关已经过去之时,忽然听到刘启一句惊天雷劈:“魏其侯,你临走前朕问你的问题,现下是否有了答案?”

窦婴愣了愣,他不由自主开始回想当时刘启询问的问题——魏其侯,你既如此坚决反对梁王做太子,可是有看好的皇子?

——回陛下,臣并无。

一瞬间,窦婴只觉两股战战,他忙跪伏在地,嘴唇颤抖,然其思量片刻后,还是说道:“回陛下,是。”

刘启并无恼怒,也不曾问询他所中意的人是谁,因为根本不需要问。

他现在心中无比平静,甚至有些单纯的好奇:“算上你来回所花的时间,卿和中山王相处也不过一月,往r,i你在长安城中,可并不曾表现出如此偏向态度,是什么改变了卿之所想?”

汉代君臣之间关系随意,但再随意,也并不至于可以容忍臣子干涉王嗣事件。刘启态度虽然就像是在普通的闲聊,但窦婴可并不敢轻慢,他整理了一下思绪。

事发突然,他来不及编出一套委婉词汇,只能按自己脑内所思所想,一一说出:“陛下可还记得,殿下就藩已有多久?”

刘启站在桌案之前,很是配合地说:“胜儿离开时正好是去岁秋,至今,约有八月余。”

“那陛下可知,刘胜殿下,入藩国后所做第一件事为何?”

这倒是不知晓,刘启有些感兴趣地抬抬下颚示意他继续说。

“殿下化作寻常孩童,只带护卫二三,并竹卷几车,亲自走遍了中山国大部分的郡县。”

帝王眸光一闪,就听窦婴说道:“殿下将各地情况书写成册,直至最后须得有专门的马车来拉动那些竹卷。殿下深感竹卷不便,又得才人所献制纸之法,在回卢奴的路上便下令收购稻杆,以此制纸。”

“自殿下就藩至今,未曾修建宫室,甚至尚未为王宫选址,唯一有了动工迹象的,还是一处温汤池。臣曾经问过殿下,何以置宫于不顾,先修温汤,殿下答曰,全因陛下喜泡温汤,然而温汤只夏秋可泡,故而他想要试着引温汤水入室内,便可无惧寒风,此为殿前淳淳孝心。”?

“既欲引温汤水,殿下便寻人琢磨着烧管道,因其需要的管道较长,便造了个长窑……如此因缘际会下,方烧出了瓷。”

竟是如此?这倒是有些意外了,刘启唇角微微上扬:“胜儿同你说的?”

“中山王自不会对臣说起这个,事实上……”窦婴露出了一个苦笑,“臣直至将离前,方才知晓中山国产瓷。”

刘启随后听了一耳朵窦婴似真似假的抱怨,从临走前被“炫富”,到因时间紧急来不及去看长窑,只能沿途向着中山国负责押运货物的兵哥打听,在满足了好奇心的同时简直错过了金山银山,简直不能更惨。

“臣抵中山国后,殿下忙于择才,便拉了臣帮忙,”窦婴见刘启姿态软化,于心中稍稍松了口气,坦陈道,“非是殿下刻意隐瞒……只是臣觉得,殿下并不甚在意此物。”

帝王背光而坐,看不见表情,然窦婴却觉得堂内气氛逐渐转暖,心中稍稍宽松。

刘启缓缓坐下,亦是给窦婴赐了席位,窦婴谢过后心里更是有了底:“陛下,殿下言曰,他得您允许,造了间学堂?”

“嗯,确有此事。”帝王答得平静。小儿子此前特地来信问他想要何等人才,说他要什么自己便教授什么书本,刘启看了虽然感动,却在看到小儿子耿直地说「如果是我还没有读过的书,还请父王送


状态提示:第60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