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潮州

大约是警员的表情太明显,朱雪自知失言。她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说:“那,我知道了。辛苦警察同志……”有点说不下去。

心里一团乱麻:不是犯事儿,难道还有什么成就?可钟文栋那个样子,莫非是后来改过自新了?

想到这里,朱雪心中酸楚。如果钟文栋真能改过,自己当初何必离开。背井离乡近二十年,一口乡音都成了闽南话。不是说这里不好,可初来乍到时,被公揽所有家务。起先不觉得辛苦,有钟文栋对比,如今的丈夫温和体贴,堪称良人。

但有一天,她与人讲话。对方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和从前的她一样。

那时候,朱雪也刚过三十。小姑娘笑嘻嘻给她看自己男友新送的手镯,递到朱雪面前。皮肤白嫩,在阳光下像一握暖玉。瞬时衬得朱雪皮肤蜡黄、粗糙。

朱雪愣在原地。

她登时想到,自己刚刚读完高中时,也是这样的小女孩,无忧无虑,有点爱,就觉得万事满足。

再回到家里,独自一人洗碗,听客厅里的电视声,更加难捱。

后来有了孩子,婆婆的态度好些。二儿子出生后,更是“奖励”她整套金手镯、金耳环,还笑着说:“当初说要娶你,他爸还不答应。可我说啊,阿雪你一看就是个好生养的,果然给咱家添了两个小子。”

朱雪从回忆中抽回心神,深呼吸,礼貌客气地送走两个警员。门外,警员对视一眼,嘀咕:“怎么说呢……”

“忽然觉得钟奕挺不容易的。”合着朱雪来南边这么久,是真的从来没想过儿子过得怎么样啊。

但凡她稍微上点心,都不会像现在这样。说起钟奕的事儿,第一反应,居然是自己儿子跑去违法犯罪?

“啧,什么人啊。”面对群众,他们是人民公仆,要态度和气。但现在出了门,往外走。警察也是人,也想嘀咕几句。

女警:“不过,一般人到了钟奕那种环境,八成成了一滩烂泥。”

男警承认:“嗯,他也是真的厉害。”

从前在芭蕉上追综艺、看视频,并不会刻意打听背后老板。但钟奕作为海城“优秀青年企业家”,上过多次杂志,也受过许多采访。哪怕之前真的半点都没听说,被调到1.28专案组至今,多多少少会对几个当事人有所了解。

要看一个人是否优秀,世人心里的评判标准,往往在于:如果我是他,我会做的怎么样。

谁没羡慕过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在组里,他们翻唐怀瑾、翻池珺资料,倒背如流,知道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自己小时候或调皮捣蛋、翻墙掏鸟窝;或被父母按在桌前,又打着学习的名义摸鱼看。在这同时,池珺和唐怀瑾没准正在国外游学。他们艰难地背着文艺复兴三杰时,小池总已经在金色大厅听歌剧。命运不会待所有人公平,他们觉得池珺家境优越,但也明白,许多人还在羡慕自己。

但钟奕不同。他何止没有出生在罗马,简直是生在泥潭。离家出走的母亲、家暴的父亲,不管不顾的外公外婆。哦,还有除了闲言碎语外什么都不会的邻居。

在这一行待久了,见过许多社会上的边缘性群体。他们再明白不过:家庭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一生的高度。

于是更觉得钟奕不易。

同时,朱雪家。

她不知道两个警员离开后说了什么。但想到对方方才的表情,她慢慢觉得,有什么事,好像脱离了自己掌控范围。

朱雪心跳慢慢加快。她没有对丈夫、儿子说什么,而是自己回了房间,打开手机,按照警员说的那样,在搜索框打下“钟奕”两个字。

然后屏住呼吸,看跳出的搜索结果。

是一个人物介绍百科。

朱雪心跳愈发剧烈,手指微微发抖。

百科里,有那个也叫“钟奕”的年轻人照片。他看上去不过二十余岁,样貌清隽,并不像钟文栋。

朱雪咬牙。

她不觉得意外。如果不是钟奕六岁了,所有人都看出他与钟文栋不似亲生父子,朱雪也不会离开。

但再看其他信息:芭蕉视频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还有生日、家乡,学习经历。

最后,是几个链接,分别指向芭蕉视频,以及杂志采访的电子稿。

朱雪一条条看过去。见到熟悉的网站、采访里钟奕侃侃而谈的字句,她瘫倒在床上,用手捂住眼睛。

钟奕长大了。

他没有走上歪路。

相反,他很优秀。太优秀了,甚至不像是自己的孩子。

朱雪思绪飘远,觉得:如果他在我身边长大,或许都不会做到现在的地步。

没有磨砺,哪有珍珠。

可谁说平凡的幸福就不是幸福。

手指渐渐碰到一点s-hi痕。她无声抽噎,像是又回到二十年前,海城的家里。她拉着两岁的儿子,走在街道上。孩子太小,还看不出眉眼。旁人见到一家三口,也只是笑一笑,说小家伙眉眼清秀,大约是和妈妈像。

钟文栋会举着儿子,让他骑在肩头。

明明也有过很好的时候。

如果不是——

……

……

两名专案组成员带上笔录,连夜飞回海城。

往后,又过了五天,他们拿着批准材料去找唐德,采集他的基因样本。


状态提示:第240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