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柳鹏也点了点头说道:这倒说得不错,登州若无调之修筑的这几条大道,恐怕这六十万石的海运或许有几千良善之家为之破家
而孙昌龄也笑了起来:柳少,登莱若无你我从中周旋,家破人亡者何止万家
说到这,柳鹏也不再谦虚:孙大哥,你我都有大功于登莱啊
而此时的山东巡抚王在晋也有相近的看法,虽然他口中的功臣却是另一位:陶道台虽然是始作俑者,但是有始有终,有大功于登莱啊
而站在下面的诸城举人臧尔令也答道:是啊,陶道台这么一折腾,巡抚大人的压力就轻得多,不然京里真以为这民意沸沸扬扬,都是巡抚大人一个人折腾出来的。
王在晋却是冷笑一声:圣上阁臣户部饷臣就是认为这些民意是我王某人一个人折腾出来的。
虽然已经做到巡抚这样的部院大员,但是在这件事上王在晋还真是怨气深重,他桌上还有着户部刚刚写给他的答复。
在这份答复里,户部完全倾向于饷臣李长庚,根本没有考虑到地方的实际情况,甚至故意把王继光这群登莱乡绅上书的事情与他这个王在晋牵扯在一起,大有山东地方根本没有把部议放在眼里擅自减少召买米豆数量,甚至暗中支持登莱乡绅上书朝廷胡乱折腾。
王在晋觉得他真是冤枉极了,不管是王继光上书还是陶朗先闹着辞职的事情都跟他有没有任何关系。
而现在他听过了臧尔令的讲述之后,心里已经有底了:尔令,你回去跟海右父老讲清楚,既然朝廷都以为我是不分是非站在海右父老的立场,那么我就只能站在海右父老的立场上了,你看看我这回复怎么样
这种写给户部的回复本来并不适合交给外人,何况这篇回复的言辞可以说是激烈至极,但是王在晋知道这件事必须与登莱乡绅达成共识不可,何况诸城臧家与威海柳经历还是亲戚关系,非大家都说召买海运之事非柳鹏柳经历不能办。
臧尔令拿过王在晋的回复看了两眼就觉得有点心惊肉跳:巡抚大人,这是不是有点过于激烈
这回复还真是太激烈了:今当事者不信臣言,并不信饷臣前日抚齐之言,而信饷臣今日督运之言。而臣等具题下部之疏,该部不自主而仍听饷臣之主议,是臣等可以不题而明旨而不必下部
这话里的意思简就是在询问户部到底是不是饷臣自家办的衙门,接下去的言辞也很激烈:且臣疏发于正月初五日,而登莱乡绅之揭于二月至长安,至则部疏已覆,乃曰山东派定本色六十万,而从乡绅之请欲减一半。夫山东海运六十万,从古以来所未之事也,即三尺童子皆知其不能,岂借乡绅为提调哉
看到这臧尔令不由又问了一句:巡抚大人,这文字是不是应当要改一改
只是王巡抚却是神色异常严厉地说道:一字不动,户部与饷臣当真老夫是泥菩萨不成既然陶朗先都不是泥捏的,那么老夫自然也不是泥人
第618章:言辞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