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校园耽美 > 锦衣夜行 > 第121部分阅读
。战端刚开,过于轻敌的朱棣便率自率铁骑攻向盛庸的左翼,结果数击不动,只好绕出阵前猛冲中坚。盛庸看出朱棣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所以故意开阵,佯做战败,诱其深入。

待燕王率铁骑突进敌阵后,盛庸立即合阵将他团团围住,驱动各路大军拼死搏杀,燕军右路军主将主能见势不妙,急忙拼死突入,把朱棣救了出来,南军急追不舍,幸好朱高煦也率部赶到,两下里合兵一处,护着朱棣仓惶逃去。

可是左路军主将张玉由于讯息不灵,却不知道朱棣已被安全救出,眼见燕王有难,张玉也率部杀进了敌阵,朱棣和朱能一走,张玉正困在敌阵之中,他本来有机会逃走,可他只以为朱棣还身陷敌营,是以在阵中冲荡,奋不顾身,终至力竭,丧命于乱军之中。

朱棣这一路逃,一路上不断遭到围追堵截,如果不是因为夏浔在京师中对盛庸的着意追捧,已经令明将之间产生了嫌隙,盛庸平安吴杰诸部将领都想抢这杀死朱棣的头功,彼此之间配合不够默契,以致包围圈出现了漏洞,朱棣恐怕就不能生还北平了。

朱允炆率文武百官,勋戚公卿赴太庙祭祖已罢,摆驾回宫准备大张酒宴,君臣尽欢的时候,朱棣正披麻带孝,在北平郊外祭奠阵亡的三军将士。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呼啸的寒风呜咽着刮过平原,三尺冻土筑成的招魂台上,魂幡飘扬,朱棣头上的孝带也随着寒风不断的起伏,他站在台上,遥望东昌,只喊了一声:“世美,魂兮归来”便泣不成声了。

朱棣是真的伤心了,张玉在他还是一方藩王的时候,就追随着他塞外征战,及至靖难起兵,张玉也是毫不犹豫,忠心耿耿,这一次更是为了救他,才冒险陷阵,力竭而死,朱棣怎能不为之伤心

朱棣流着泪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不足为虑。然艰难之际,失去世美如此良辅,可悲可恨这都是孤王之过呀”

“殿下,节哀”

一旁同样为阵亡将士披麻戴孝的朱能连忙扶住他,朱棣以三杯水酒祭奠了阵亡将士,又一回身,已因追随他一路征战屡立功劳而被他赐名郑和的马三保托着一个漆盘走上前来,盘中盛着一件血迹斑斑的战袍,这是此役中朱棣身穿的那件战袍。

朱棣取过战袍,从侍卫手中接过一支火把,将它引燃,望天长吟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虽其一丝,以识余心”

“阿弥陀佛”道衍和尚双手合什,低诵了一声佛号。

台下三军将士见此情景,一齐振声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虽其一丝,以识余心”

万千条长枪同时顿地,万千具盾牌同时被钢刀敲打,那声音悲愤豪迈,气壮山河,因为兵败而刚刚在军中弥漫开来的悲观颓落的气氛,因这一言,一扫而空,剩下的只有凛冽冲宵的杀气,映日光寒。

第372章天花乱坠

从太庙回来,朱允炆先去正心殿歇息片刻,更换衣服,再召开国宴。文武百官也是一样,总不能穿着太庙拜祭时的隆重冠服参加宫廷宴会,不过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没回府,因为两条诏命是同时颁下来的,官员们早就准备了衣裳,从太庙回来,入宫前到自己的车驾中换上也就是了。

就是利用这段时间,何天阳回到自己的车中,把他在宫里听到的会昌大捷的消息告诉了夏浔。夏浔此时还不知道并军战败的消息,这个时代没有电话电报,要想经过朝廷控制区与前线保持联络,随时了解战局的变化,那是不现实的。

夏浔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他又仔细询问了许久,把何天阳在朝堂上听到的消息全部了解了一遍,便蹙眉沉吟起来。何天阳担心地道:“大人,这样的话,咱们策反李景隆的事情,是不是押后再说怎么也得等咱们打一场大胜仗,要不然,恐怕李景隆是不会就范的。”

夏浔思索良久,问道:“今日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同拜太庙,入宫参加庆功宴,这其中可有李景隆”

何天阳道:“那是自然,大明现在还剩下几个国公这其中当然是包括他的。”

夏浔点了点头道:“沉住气,一切仍照原定计划”

何天阳担心地道:“大人”

夏浔微微一笑,说道:“无妨,照我的吩咐去做”

盛大的庆功宴会一直到傍晚时分才散,宫门开启后,大臣们陆续地走出来。李景隆走在最后一个,大臣们边走边议论纷纷,仍对前方战事乐道不疲,他不得不放慢了脚步。站在人群中也不会有人与他搭讪,时不时还要听到别人的讥笑,何苦来哉。

在战场上输了,还有袍泽兄弟拼命来拉你一把,在官场上输了,就只能被彻底孤立和抛弃。

战场虽然残酷,还有温情和热血,官场比战场更冷血更残酷,这里只有尔虞我诈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之争。

当李景隆慢吞吞地走出宫门的时候,宫门在他身后悄然闭拢,他抬头看了眼阴沉沉的天色,带着阴沉沉的脸色,举步走向自己的车驾。在他掌心,正紧紧地攥着一个纸团,那是在宫里面时有人悄悄压到他杯盘底下的,上边只有一句话:“阁下车中,故人相候”

在宴会期间,他只是向皇帝祝酒道贺时,才离开过一次座位,等他回来,纸条就出现了,他很很好奇是什么人在车中等他,更好奇的是,消息怎么能在宫里传给他。

“老爷”

一见李景隆回来,马夫赶紧放下


状态提示:第121部分阅读--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