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校园耽美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三0四章 年画
>

史省三这才知道上当了,这哪里是皇军,原来是八路军乔装打扮来袭城来了。只是不知道这支八路军是从哪里来的,孟庆山的河北游击军可没有这么好的武器装备。这下完了,落到八路军手上,自己哪里还会有命么!

心里想着,手上也不停,史省三一跺脚,腰一弓,就向那八路军军官扑去,想抓住个人质,保护他逃命。

谁知道这群伪装日军的八路军不但武器装备好,手上功夫也硬的很,只听扑哧扑哧几声,几把刺刀同时刺中了史省三的后背,将他高高挑起,又摔在地上。

这一下把被打得蹲在一边的陈连举、周朝贵吓得大小便shī_jìn,屎尿都出来了,熏得四周臭烘烘的。

那八路军军官骂了声孬种,就让战士们把陈连举、周朝贵和他们的卫兵捆了起来,自己迈步走进了伪团部。

这个八路军军官就是在天水城下死守西门的英雄排长宋文虎。天水战后,宋文虎因功再次到七军团教导队受训,并受到了军团长刘一民接见。受训结束后,刘一民亲自点将,将宋文虎从13师38团调到了39团,担任连长,也就是整编后的教三旅教九团二营六连连长。

今天早上教九团赶到武强县城附近时,从老乡的嘴里知道是刚刚投敌的史省三部在守城,日军已经于昨天夜里悄悄地撤了。团长钟赞大和政委陈子虚一商量,干脆继续伪装日军直接进城就是了,不用浪费弹药。

部队都穿的是日军的皮靴、军大衣,只要把八路军军帽和臂章去掉,再戴上钢盔、打上小太阳旗就行了,换装一点都不费事。

守城的伪军以为是昨天夜里去追击八路军的皇军又回来了,哨兵连个屁都没敢放,部队大摇大摆地进了武强县城。

宋文虎已经是老红军、老八路了,打仗打得都成了精,带着自己的连队直接就往伪军团部摸去,路上不但把周朝贵领去抓商铺老板的伪军逮了个正着,这还搂草打兔子,把史省三给逮住了。美中不足的是史省三企图反抗被战士们捅死了,不能开公审大会了。

等钟赞大和陈子虚进城时,武强县城已经回到人民手中了。

要是在正常年景,这个时候素有木板年画之乡称誉的武强正是春联飘红、鞭炮报春、家家户户饺子飘香的时候。由于鬼子的大清剿,在武强活动的各路抗日武装撤退,武强生灵涂炭。钟赞大和陈子虚这一路行来,大年初一的早上,各村、各庄、各镇竟然都是静悄悄的,连个鞭炮声都没有。

陈子虚是文化人,对武强的木板年画很了解,知道武强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齐名,并称中国年画之乡。武强年画题材多样,形象朴实,多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民间有种说法,教“南桃(桃花坞)北柳(杨柳青)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说的就是武强木板年画久盛不衰的艺术特点:乡土气息、地方特色。陈子虚最喜欢的是武强年画中的戏曲故事,小时候过年他家就经常想方设法托人买这种年画,到现在他还记得他父亲教给他的一首夸赞武强戏曲故事年画的歌谣:“山东六府半边天,不如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烟密,不如武强一南关。一天唱上千台戏,不知戏台在哪边。”

见到武强县城一片肃杀,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钟赞大和陈子虚当即命令部队换回八路军服装,打出国旗,向群众宣告我军收复武强。

这武强既然以年画闻名,人的教育、交流机会就多,多少年以后一个老八路回忆在武强坚持抗战的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武强这地方,人民的文化素质高、觉悟高。”教九团这一换装和打出国旗,武强县城就热闹了,老百姓都涌上了街头,围着八路军战士问东问西。鞭炮也响起来了,春联和年画也都开始贴了,家家户户都有了过年的气象。

考虑到日机轰炸的因素,钟赞大和陈子虚下令,让部队立即动员群众离开大街,回家过年,避免被日机发现实施轰炸。各部队除留警戒部队外,以班为单位,带上口粮和礼品,到县城及县城周围村镇的老乡家里过年,宣传发动群众。

安排好部队休整和过年的事情后,陈子虚让钟赞大守团部,自己带着警卫员去了南关,一头扎进了武强木板年画的宝库里,开始慢慢欣赏。

陈子虚知道,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这武强木版画全盛的时候,光是南关就有144家画店,前店后作坊,产销合一,周围60多个村庄数以千计的农户都有画业作坊,在外地有180余处批发店铺,年画作品行销全国。南关一带,当时就是“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形成了北方最大的年画创作、制作、销售基地。现在虽然是抗战时期,但日军也是这次大规模围剿冀中才到了这里,时间又很短,对年画业的荼毒有限。一知道八路军收复武强,估计那些画店老板们很快就会开门营业。

陈子虚觉得自从参加红军以来,这个大年初一过的最消闲。部队连战连捷,日军闻风丧胆。自己到了武强,可以圆从小就有的参观年画制作过程的梦想,这日子过的也算是滋润了。

贡笺、门画、中堂画、条屏、佛画、神码、窗画、对联、影壁画、炕围画、灯画、组字画、戏曲故事画、农事习俗画、时事新闻画、讽刺幽默画、吉祥寓意画,等等,等等,让陈子虚看得如醉如痴。最后,在一家专门制作连


状态提示:第三0四章 年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