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古代耽美 > 我在东宫当伴读 > 第112节
有储存的油料全部贡献出来,若是有人敢不从,那张尚元的头已经在尚书府的门口风干成腊r_ou_了……世家虽然心有不甘,但到底迫于他的 y- in 威之下,将自己所储存的油料都贡献出来,收集油料的时候,许霁川还让江都城中所有的油料作坊不得停工一刻,日以继夜炼油!

就连在城外的山庄他也不放过,每天派人将从山上砍伐的树木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城。

虽然大家对许霁川的某些行为颇多不满,但是不可否认在这半月的时间里,江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军容整肃,粮食充足,京城的防护也增强了许多,江都城中能动用的一切资源和人员许霁川都动用起来。

人一旦有事做了,就不会陷入无谓的慌乱中,见天儿自己吓自己了,江都的人们已经从最开始的慌乱和绝望中走出来,逐渐有了必胜的信念。

这日,许霁川和李启超在城墙上和往常一样巡视的时候,三十里外的斥候纷纷拿着红色的警示旗帜往江都快马而来,北狄人已经在三十里开外了!

许霁川看着远处马蹄扬起的尘土,知晓决定江都和大梁命运的一场攻防战即将打响。

不等斥候汇报,许霁川对李启超说:“半柱香之内将九门兵将全部召集在南厢军大营,最后做一次战前部署!”

李启超领命而去,许霁川环视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江都城,握紧了自己手中的剑,他下了城门,飞马去往尚书台,现在尚书台已经成为了战时临时指挥所,许霁川进门之后,就将黄聿和陆晞还有以前的掌管九门的王都督召集起来进行密谈,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他必须做好所有最坏的打算。

他出门离开的时候,三位大人不约而同给他作了一揖。

许霁川道:“诸位大人这是做什么?”

黄聿盯着许霁川的眼睛,一字一顿道:“江都一百万人的性命皆仰仗许公,万望许公保重!”从以前戏谑的许公子到如今的许公,只差一个字,其中的含义却大有不同。

许霁川也还了揖,笑道:“放心吧,我没那么容易死。”他答应过某个人,要和他一起开创盛世江山,夙愿未成,他岂是食言之人?

许霁川快马飞驰到南厢军大营的时候,所有军队已经整合完毕。

此次北狄人出动十万骑兵,而江都现在将所有军队都算上,满打满算有十八万军队。虽然在总兵力上江都优于北狄,但北狄人只需要集中十万兵力猛攻一个门,只要攻破一个门,江都城便破了,但关键是他们攻打哪个门呢?许霁川不是神仙,他自然也不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将兵力平分于九个城门,这样一来,敌军的势力明显就强于梁军!

因此,在目前的局势下,要想退敌,最好的方法就是坚壁清野,等待敌人疲惫,粮草全部吃光之后,自动退军,或坚持到陛下回援江都,里应外合解江都之围。

马上就要开战了,许霁川将守卫江都九门的将军召集在军帐内,开最后一次战前会议,这许多天他已经想的很明白了,北狄十万军队直奔江都而来,明显是和晋王里应外合,将赵景湛骗去追击晋王,而他们则来一招釜底抽薪攻占京城,这样一来就算不能吞并大梁,也会引起中原大乱!

他就算拼了性命,也不能让北狄人得逞!

军帐内,许霁川面色肃然看着九门将领,道:“此番北狄气势汹汹直奔江都,若是我们坚守不出,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先帝布衣出生马背上建国,陛下三月荡平西蜀,半年收复南唐,横扫伪帝统一中原,我大梁□□上国,岂能惧怕一个小小的北狄!”

九门将领看着凛然而立的许霁川,举起自己的战刀,高喊:“必胜!必胜!!”

许霁川挥挥手,示意他们停下来,然后面色一变,厉声下了第一道旨意:

“大军全部开出九门外,列阵迎敌!!!战时督查队巡查城内,但凡有披甲军士不出城作战者,就地斩杀!!!!”

众人皆被他杀气腾腾的军令所震慑,南厢军的将领和许霁川并肩作战过,因此对这些军令没什么特别反应,有几名禁军将领闻言,互相看了一眼,这些将领多出生世家,有的人昔日甚至和许霁川捧过一个美人,参加过一次筵席,他们皆未想到平日里流连烟花fēng_liú倜傥的许霁川会下如此严厉的军令。

许霁川根本不在乎他们是如何想的,紧接着下了第二道命令:

“九门为京城门户,现分派诸将镇守,如有丢失者,立斩!”

“文昌门,许端!”

“永宁门,黄璨!”

“含光门,吴军!”

“尚武门,王晨阳!”

“安远门,唐博!”

“玉祥门,张肃!”

“朱雀门,李启超!”

“安定门,沈东!”

说完,他顿了一下,缓缓开口道:“仪凤门,许霁川!”

仪凤门是江都的正门,正对着北方,正面对着北狄大军。开战之后,这里必然是最为激烈的战场。

大家对仪凤门的将领人选并不意外,紧接着许霁川颁布了最后一道军令:

“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站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

“临阵,军不顾将者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敢为军令者,格杀勿论!”

许霁川也没想到,他百年之后,大家一想到他,最先想起的就是他这套严苛的军令。

开完会议,许霁川走出去,


状态提示:第112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