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

这邢氏苦着脸点了点头,道:“不是他还有谁?去年明明考中了举人,我当初可是跟外面说的好好的,只要他秋闱高中,皇榜有名,才会娶妻。结果谁想老爷居然没让他参加去年的秋闱,反让他去什么游学天下!你说他才多大的一个人,就要出远门,风吹日晒的,能有个什么好处?”

那崔氏听得心有戚戚!

谁说不是呢?她这个隔房的嫂子都觉得那贾琏比她相公还能称得上一句如珠如玉,简直像是潘安再世一样的人物,又是文采不凡,整个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勋贵、清流都在观望着呢,在她身边费尽心思,结果她那位堂伯父居然看上去没半点让他成亲的意思。

难道……这也是个有仙缘的?

王氏死贾珠被带走的那次可是吓坏了她,直到现在她有的时候还会在梦中惊醒,要是看不到贾珠,这一宿就别想安然入梦。

她存了这么一个心思也不好明白地跟邢氏说出来,毕竟邢氏和大老爷府里是个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不过老爷虽然不亲近这位大太太,可给她威严啊,给她仗腰杆子啊,这邢氏的日子过的没一天不顺心的,在崔氏看来倒也是值得的。

她便委婉劝道:“我听夫君说起琏儿的时候那语气好生羡慕,定然是这游学对学问上还是有进益的。而且自新皇登基以来,每次的主考官都是张大人,估计大老爷这样也是为了避嫌吧。”

避嫌?有个什么好避嫌的,他们贾琏可是张子野的学生,这学生还考不中一个进士,这才是笑掉世人大牙吧?邢氏心忖。

可崔氏毕竟是御宅屋,这种事她懂的多,只道:“且不说这个了,他也就罢了,男儿何患无妻,是这句吧?可迎春却耽误不得啊,她都是大姑娘了,可老爷这左推右挡,都让我给回绝了去,那北静王世子水溶个顶个的好,我觉得再没有比他更合心的了,而且说起来也算不上咱们家高攀,是门当户对的人家,咱迎春将来嫁过去肯定不会受苦,你说说,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可水溶只比琏儿小了个两岁,再耽误下去,怕是就等不了迎春了!”

邢氏说到这里心中那是一个郁闷,要不是真的有点怕贾赦,她早跟他掰扯去了!

错过了这样的女婿,你拿什么还我!

崔氏听了她这话,倒是对邢氏更多了两分敬重。

这几年北静王府自从交了兵权之后就一味地低调,四王八公之首的风采也随之黯然,以至于他们荣国府才像是执牛耳者。

这邢氏看中水溶肯定不只是因为水溶的世袭王爵,而是看中了水溶这个人,以及北静王府从开国以来就不纳妾的家风,就跟她爹娘当初给她找了贾珠这样一个夫君也是苦思良久才做下的决定一样。

当初她未掀开盖头见到贾珠之前尚且不解,只是为了爹娘而嫁,待见了贾珠哪里还不知父母的苦心?

这迎春虽是个庶出,可她那个堂伯父对这个闺女可舍得了!没数儿的好东西往她屋子里送,还没嫁人就有了自己的库房,每年都要清点核对,这什么做派!

真真是羡煞人也。

她是个不缺钱的,也是爹娘放在手心里宠的,可面对迎春的时候也是好生羡慕。

这大老爷不但只疼爱女儿,还素爱外甥女儿!

那在扬州的表姑娘,每一年都要收到两三次东西,哪次不是一马车?

世人只倒是大老爷仁爱妹妹,可也没见养在自家的小外甥被这样纵着啊。

对,林如海和贾敏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只是这孩子也不知怎么回事儿,总是多病多灾,以至于那姑奶奶来信哭诉了几次之后,大老爷竟亲去了江南,将那表少爷抱了过来。

待养在这边之后,那小哥儿居然是肉眼可见的一日胖过一天,如今像个金童子。

邢氏又道:“那北静王太妃也找老太太说了几次了,只老太太每次都应的好好的,回头只让我跟老爷说。我要是能跟老爷说的明白,还用跟她老人家道苦?”

说到这里她甚至是拿了帕子擦了擦泪珠,道:“你说我这要怎么办!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填房是黑了心的,看不得孩子好呢。”

她说着就呜咽地哭着,像是委屈极了。

其实她也只能找崔氏倒倒苦水,那隔壁的徐氏整天顾着儿子孙子,虽是妯娌,但和她年龄毕竟差了几岁,而且出身上也不同。虽也是个好脾气的,可也不太交心。

这崔氏就不同了,虽是二房的,但她也看出来了,这崔氏不在乎二房这点家业,而她家大老爷也不在乎二房分多少家财!

既如此,她还在乎个什么劲儿?有她琮儿,有她迎春的不就够了?

因而反能交心。

这邢氏一哭,崔氏忙上前劝导:“我的好太太,您跟我哭又有个什么用?您只管将这些话去跟大老爷说,顺便问问他到底是个什么成算。就算是不想让迎春早早嫁人,提前相看倒也少不了啊,毕竟早晚都有这天的。若是那水家觉得迎春好,自然会等。要是不等只当两人没缘分,您说是不是?就咱迎春这样的,虽说不是您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可谁不知道您和大老爷多宝贝她?就算是等到二十也不愁嫁!”

这也是崔氏的真心话。

这二十岁又怎么了?堂堂荣国公之女还找不到婆家了?

她继而低声道:“大老爷毕竟是国师,您看钰哥儿不就知道了?这琏儿拖到了这个岁数,也不许迎春早早嫁人,指不定是因为命数呢。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28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